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教育教师风采

徐冰:艺术就是艺术,没有那么玄奥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徐冰 发布时间:2019-05-12
春节刚过,2019年度的艺考就拉开帷幕。“女儿艺考考不过,我就把她送去少林寺”“因天气原因航班延误,艺考生妈妈失声痛哭”“女生北电初试迟到泪洒现场”“母亲路边啃馒头陪儿艺考:儿子学钢琴13年花20万”……各式相关新闻纷至沓来,我们不难感受到艺考竞争的激烈残酷,和考生们的紧张焦灼。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徐冰在他的随笔集《我的真文字》中,通过回顾齐白石绘画对他的影响,讲述了他所理解的艺术家所应具备的素养:对人类的善意、对自然的尊重,对所有生命的爱。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徐冰先生的这篇文字。如今,文凭、学历日益沦为争名逐利的砝码,而一位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以何种态度观照世界、对待人生,并用艺术抵达、践行他的思想?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齐白石的工匠之思与民间智慧
 
文:徐冰
 
通过生理可以感受到的人间绝美

我没见过齐白石,我的老师和老师的老师们都见过。我生来看的第一个美术展览是“齐白石画展”,这是我与齐白石仅有的一点点联系。

我不记得儿时去过几次中国美术馆看展览,但可以肯定的至少有一次,就是小学组织的参观“齐白石画展”。对于成天梦想着将来能成为“专门画画的人”的我,从西郊到市中心的美术馆看展览,那真是件郑重无比的事情。

美术馆是好看的,翠竹、金瓦相映照,是只有艺术才可以停留的地方。那时还不知道有“艺术殿堂”这四个字。中国的立轴画一幅幅安静地垂挂下来,世间竟然有这么好看的东西。水墨与宣纸接触后所出现的是奇迹,每一笔都是绝无仅有的。

由画家之手让水墨与宣纸相遇的时刻,水在棉质纤维间游走,墨记录这游走的痕迹,在水被空气带走前的瞬间内,物质的性格在缝隙之间的“协调”或“斗争”之痕被“定格”。这是下笔的经验、预感力与“自然”互为的结果,它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这奇“迹”会感动每一个求天人合一、尚习性温和的中国人,美感由生。

我们民族的自然观决定了中国画种的特性。齐白石是戏墨的专家,是调控水与棉物矛盾的高手。在画家之手与自然材料这两部分的分配上,他总是给自然让出更多的空间。

他用笔用色极其吝啬:笔与笔的叠加少,碎笔少,用色变化少。他很懂得等待自然天趣部分的出现,人为触碰纸面的简约与收敛烘托出宣纸自然质地的美感。
 
对水墨画这些歪门左道的感想,是现在的我才有的。但在当时,齐白石的画所传递的这种人间绝美,是任何人通过生理就可以感受到的。对一个从未见过真迹的孩子,那真像是在体内植入了一种成分,是伴随终身的。

手艺人总有对“工艺”不能丢舍的癖好

多年后,一度被“宣传、创作”带入艺术领域的我,被素描造型埋住的我,又一次对齐白石产生兴趣,是在翻看画册时被他的“蔬果册”里的那幅“白菜辣椒图”上,两只红得不能再红的尖椒调动起来的。

什么人能把这辣椒看得这么红,只有那种对生活热爱至深,天真、善意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我好像看到了白石老人艺术的秘密:他为什么可以是在艺术史上少见的、越老画得越好的人?

因为,他越到晚年对生活越依恋,他舍不得离开,对任何一件身边之物都是那么爱惜。万物皆有灵,他与它们莫逆相交了一辈子。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尊重与感激。
 
他晚年的画,既有像是第一次看到红尖椒的感觉,又有像是最后再看一眼的不舍之情。爱之热烈是恨不得能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带走的。这是超越笔墨技法的,是“笔墨等于零”还是“不等于零”范畴之外的。

在这之后,白石老人的艺术再一次给我的惊奇和吸引,是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看到他那些未完成的工笔草虫页子。这些大约是1925年前后画的,那时他六十有余。据传,老人是担心自己年事高后再也画不了这些他喜爱的小生命,趁眼力、精神尚好时,先把这部分画好放在那里,将来再添加上花草大写意。

这批画使我强烈感受到他对这些小生灵的喜爱,以至到达近乎“仪式化”的程度。让我想到欧洲生物标本绘制家的作品——用最精细的毫厘,用人所能及的程度将对象描绘,才对得起自然造物之精彩绝伦。

在这些寸尺大小的纸页上,仅有的一两只小虫,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尊严之感。我们从他五十八岁时的一篇《画蟋蟀记》小文中,可见其对自然造物关注的程度:

余尝见儿辈养虫,小者为蟋蟀,各有赋性。有善斗者,而无人使,终不见其能。有未斗之先,张牙鼓翅,交口不敢再来者;有一味只能鸣者;有或缘其雌一怒而斗者;有斗后触髭须即舍命而跳逃者。大者乃蟋蟀之类,非蟋蟀种族,既不善鸣,又不能斗,头面可憎。有生于庖厨之下者,终身饱食,不出庖厨之斗。此大略也。若尽述,非丈二之纸不能毕。

齐白石应该从未受过西学的训练,但如果把这段文字与一张蟋蟀画稿并置,则全然是生物学—动物类—昆虫科教科书中的一页。科学家的工作与工匠的技能有时是有重叠的部分。

\
齐白石题字,1950
 
这种行为让我好奇的是:齐白石以“兼工带写”著称,当费时耗神的工笔草虫画好了,大写意的花枝部分是可以信手挥就的。他为什么不一气画完,而要存到若干年后再去完成呢?在全世界也没有见过有哪个画家来这一手的,莫非是出于商业的考虑?“九十三岁白石老人”、“九十四岁白石老人”与“九十五岁白石老人”价值是不同的?

在他六十六岁时写给友人的信中说:“白石倘九十不死,目瞎指硬,不能作画,生计死矣!”他担心艺术的生命和生命本身。我也在替他想:当补齐大写意后又该怎么落年款呢?不得而知。

还有一种可能是:他要在力所能及之年把这一绝技发挥和用尽。确实,人在某个阶段,不把这阶段该做的事做透彻,将来是要后悔的。另外,手艺人总有对“工艺”不能丢舍的癖好。满足于一点一点地把自己可控之下的某件事情做到最好。事情重要与否的考量已不重要,这嗜好本身就是目的。

能看出,他画这类画时是上瘾与兴奋的。在一幅年代不详的工笔小虾画作上的提款为:“此小虾乃予老眼写生,当不卖钱。”他真实的动机是什么呢,真是“奇”白石。

\
齐白石
 
是什么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
以艺术为生的人
 
也许,我们对他的许多不解,是由于我们不懂得“工匠之思”,我们没有走街串巷靠斧斤生活的体验和视角。我们有文化史的知识和批评的训练,但我们没有与他平行的“民间智慧”。也许我们虽然从美术学院毕业,但仍不了解自己手里做的“活”与现实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什么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以艺术为生的人,用什么与社会交换,或者说懂得社会需要你做什么。

总之,齐白石的工匠之思与民间智慧让他的研究者总有搞不懂的部分。他像是生来就具有解决“雅俗”这对让文化人永远头疼的、艺术与商业这类不好直面的、能品与逸品这些艺术圈永恒的等级问题的能力,以及把传统手法与当下生活拉近的能力。

画画在白石老人是日常的事,是每日的劳作。有点“一日不做不得食”的意思。“为大众”与“为市场”在他老人家眼里是一件事。从做木工到做画家,就像从“粗木作”到“细木作”的改变,都是手艺,都是营生。

从老舍夫人胡絜青的描述中得以了解:“他解放后仍是自订润格都不高:每尺收四元,后来还是琉璃厂南纸铺为他抱不平,催他增到一尺画收六元,有工笔虫草或加用洋红1( 注:一种从胭脂虫中提取的、昂贵的绘画颜料。齐白石用“姜思序堂”所制胭脂,比一般颜料价格高出15倍左右。)的加一倍。都是严格按照成本和付出的劳动来收费的。”

可以看出在他心里对自己工作性质的界定:他一定很不习惯艺术家的那种特殊与清高,而始终是谦卑本分的。这使他从未离开过“艺”和“术”的本质。艺术就是艺术,没有那么玄奥,是简单快乐的事情。
 
用艺术为蹉跎年代的中国人保留着一份
美好的、情趣的生活
 
与上述有关的另一方面,是齐白石艺术的“波普”性。波普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词汇,于上世纪中出现于英国,随后鼎盛于美国。把齐白石的艺术与“波普”相提并论会有些别扭,但即使将齐白石艺术中“人民性”、“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等概念全用上,还是不足以说明其艺术与普通人关系的特别之处。

\
波普艺术最具代表性画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
 
齐白石可以说是世界上被复制量最大的艺术家之一。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白石的虾、小鸡、牡丹这类绘画,通过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被大量复制在暖水瓶、茶杯、脸盆、床单、沙发靠垫这些几乎每个家庭都需要的日常用品上。

七十年代我在太行山画画时,曾顺道去河北一家印染厂参观过。一个花布设计人员(确切说应该是“设计工人”),一天要拿出几种图样。他们把齐白石的花果形象做成方便的镂空版型,配印在花布的图案中。齐白石的造型成为典型的“花样元素”,就像早年齐白石描摹的那些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图样,用于木工雕花中一样。

在西方有一个词叫:commodification(商品化),即是一种将经典艺术市场化、产品化的工作或生意。如美国涂鸦艺术家凯斯 • 哈林(Keith Haring)的作品形象,由以他命名的公司代理复制在各种产品上,而我们齐白石的艺术是被全中国的日用品生产领域“commodificatied”的。

齐白石的意义和价值被中国版的“商品化”作了最大化的发挥。在中国“社会运动”、“集体意志”的那些年代里,在中国人民大干快上的建设中,在群情激昂的批斗会后,当我们需要洗把脸时,生动的虾群仍然在盆水中游动;在动乱的大背景下,工宣队代表送给新郎新娘的暖瓶上,仍然是齐白石的牡丹花、和平鸽。

\
 
白石老人通过他眼睛的选取和用他的艺术,为蹉跎年代的中国人保留着一份美好的、情趣的生活。在中国人内心情感中,到什么时候这些都是不可缺失的。

最近收到湖南美术出版社的《齐白石全集》,爱不释手。从资料中得知,我儿时看过的第一个美术展览,是196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齐白石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盛大的纪念展览会,那时我上小学二年级。此文结尾,我还是要引用白石老人以下这段已经被研究者反复引用过的话:

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所追求的就是和平。

多么朴实又崇高的世界观,这是中国人生活的态度和方法——对人类的善意,对自然的尊重,对所有生命的爱。面对世界今天的局面以至未来,这段出自一位中国老人的话,将会被更多的人不断地引用。
 
2010年10月
 
作者简介
 

\
 
徐冰,中国著名版画家、独立艺术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 2007年获得美国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及艾维姆美术馆及北达克达美术馆、日本琦玉县立现代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画廊等各大收藏机构收藏。

作品简介

本书为艺术家徐冰的个人文集,共两部分。

第一部分:“艺术随笔”十五篇:是对与艺术有关的事与人的看法。

第二部分:“关于作品”十篇:有点像“创作体会”,讲自己的作品,按创作年代一件一件讲下来。

这些文字都说了什么呢?可以说,它们不是从思想到思想,再回馈思想;而是从手艺到思想,再指导手艺的记录。对时弊的感知、思维的推进,有时是通过对某幢新楼的造型、材料、颜色或与周边建筑距离的判断展开的,有时是通过在工作室反复摆弄手里的“活儿”展开的……在“艺”与“术”的调配与平衡中,延展的是思想的打磨空间。
 

徐冰:艺术就是艺术,没有那么玄奥

 
  编辑推荐
·徐冰:艺术就是艺术,没有那么玄
·邵大箴:今后是收藏家们买单,所
·韩美林:架起国际艺术的桥梁
·靳尚谊:为绘画和教育执着一生
·詹建俊: 美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动
·吴冠中:有师承的艺术家很可耻
·靳尚谊:通过画价高低来判断一个
·刘小东:我当然不是现实主义画家
·草间弥生 增殖的魔幻
·高士明:艺术学院研创之我见(下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永远面对一张白纸――《张雷平画
草间弥生 增殖的魔幻
变革中的中国近现代水墨
都市观山――《郑伯萍画册》序
青年导师形象之变
堕入绚丽的乡愁――读杨笛的《阿
放歌行
让青春文学融入城市人文精神建设
江山自雄丽 万里一毫端
英式策略:英国当代艺术产业报告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