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教育教师风采

变革中的中国近现代水墨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08-28

 

吴冠中 拥抱

 
  水墨画必须变革,这是20世纪以来几代人普遍的共识,只是问题在于如何变革。吴冠中堪称20世纪中国水墨变革的斗士,在他之前不乏变革先辈,在他之后也不断有先锋力量跟进。纵观近代直至现当代诸种水墨画改革派,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以文人画为特质的中国传统绘画,是集成还是抛弃,是西化还是继承;其主要的实验方式是如何在不丧失传统趣味的同时融会现代的技法和观念。当然,在这一条变革之路上,有的人干脆利索的从内部,比如笔墨使用上进行彻底的变革,有的人则是在造型和技法上抽象化和观念化。如今,这些曾经引起美术界巨大争议和反响的先锋们,大多已经成为中国水墨画历史上被公认的流派,而他们的历史地位正影响他们作品的市场价值,呈现愈见平稳的价格趋势。
 
  变革草创,三大派别鼎立      
 
        海派书画,近代书画主力板块
 
  一般看来,早期大规模的水墨画变革起始于19世纪中叶的海上画派,当时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画家云集沪上,逐渐形成“海上画派”。寓居上海的名画家任氏兄弟和吴昌硕等人,他们大都平民出身,以卖画为业,题材丰富,清新通俗,深受平民阶层的欢迎。与以北京为中心的正统宫廷画派形成鲜明的对比。海上画派对中国近现代国画影响深刻,尤其是水墨画的商业化突破了水墨画的文人和宫廷专属权。作为一个地域流派,至今存在兴盛不衰。
 
  海派书画历来是中国书画市场中的主力板块,基本上与中国书画市场行情走势相一致。尤其在2003年中国书画市场行情开始火热以来,海派书画呈现出良好的市场态势。而05年秋以后,海派书画市场也随着中国书画市场的整体滑落而进入调整期。2007-2008年,整体呈现出普遍放量的趋势,但不同艺术家行情出现分化。任伯年、吴昌硕、程十发、谢稚柳等,历来上拍量较多的艺术家,依然受到藏家的关注和支持,成交情况较好;而刘旦宅、蒲华等,成交率较低,甚至在50%以下。而吴昌硕、谢稚柳、吴湖帆、唐云等,基本上都从06年以来的下跌走势中恢复,在07年秋至08年春表现出明显的上扬趋势,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几乎同步增长。精品成交价愈趋高昂,一般性作品市场愈趋冷淡。一旦精品上拍较少,艺术家整体行情就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
 
 岭南画派,市场洼地逐渐抬升
 
  近代水墨画变革的发起者大多是由学习西画留学西方的人发起。他们既有中国传统的根基和熏陶,又受到过西方绘画技术的训练,由他们首先起来“发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岭南画派是为一例。在20世纪初以岭南三杰“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主张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西方绘画艺术之长以改造传统国画,使之朝着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其表现形式是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最终目的则是通过艺术美的陶冶以“改造国魂”,被称为“折衷派”。 第二代的杰出画家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也风格各异。
 
  上世纪80年代,岭南画派已经在香港市场崭露头角,这得利于广州与香港地理位置上相毗邻,文化接触自然比较多,岭南画派一些艺术家常年居于港台,也增加了岭南画派的知名度,更好地利用了香港便利的艺术市场环境。80年代,岭南画派作品的市场价位一般为几万元,精品之作已经突破了十万元,如关山月的《红梅》于1980年在香港苏富比以11万港元成交,这个价格在当时已相当高。90年代内地开拍以来,岭南画派在国内拍卖市场上也开始频频亮相,市场价位一般也是几万元,但相比港台,内地的拍卖交易价要低一些。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火热,岭南画派也开始了新的一波行情。相比其他同时期的画家,2008年春岭南画派的作品行情不但没有随08年春近现代书画行情整体惨淡的趋势而下跌反而小有涨势,原因大体有二:一、岭南画派的市场价值开始被认可;二、市场对岭南画派开始有所炒作。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岭南画派这块长期的市场低洼地开始被重视是个不争的事实。
 
  京津画派,书画市场风向标
 
  相比之下并列三大门派的京津画派是继承传统水墨画一路。“京津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其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与“海上画派”大致相同,没有统一的艺术模式,创作自由。民国时期的代表画家有金城、陈师曾、齐白石、蒋兆和、溥儒、刘奎龄、胡佩衡、陈半丁、陈少梅、江采白、姚茫父、王梦白、汤定之、王雪涛、董寿平、李苦禅、周怀民、吴作人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画家有李可染、白雪石、田世光、启功、孙其峰、崔子范、俞致贞、贾又福、刘力上、杨延文等。
 
  从20世纪初期开始,“京津派”就一直活跃在中国的画坛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京津派”画家的作品赢得了市场的关注,并逐渐成为艺术市场的风向标之一。总体而言,“京津派”整个板块行情在2007至2008年春呈稳中求进的发展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板块中齐白石、张大千等一线画家作品对整个板块行情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其他二线、三线画家作品逐渐被市场认可,作品价位逐渐上升,这对板块行情的上升也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该单元中一些画家如王梦白、崔子范、俞致贞的作品仍处于低价位状态,还未完全得到市场的重视,还有待被发掘。
 
  中西融和,重构传统
 
  徐悲鸿与林风眠,写实与写意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用西方写实主义的造型观念来改造中国画的运动,可以说是中国画革新实验中最具社会影响力、最具有官方色彩的。这种实践起先将艺术作为社会革命一部分,对近世中国画坛的画风起到具有建设性的批判作用。徐悲鸿在用“笔墨”来翻译西洋素描,具有相当写生成分的画风对大陆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指令性的影响。李可染式的写生山水与方增先式的“浙派人物”,都可以说是这种实验的余绪。
 
  与徐悲鸿相比,林风眠的艺术显得更具学者、或者说是新文人的品格。从他那风格完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他对中西绘画的各种样式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他继承了传统的中国画对最基本的造型要素。同时用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解来重新释读中国的民间艺术。林风眠的艺术风格鲜明,没有丧失中国水墨画那特有的韵味。在对于中国水墨画的变革意义上,林风眠留给后人以比徐悲鸿更大的启迪。
 
  徐悲鸿、林风眠是中西融合派的主要代表画家,由于他们不仅是中西融合的典范,更是所属时代画家中的佼佼者,所以他们的作品行情不仅在中西融合派画家中是最好的,在整个近现代画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总体而言,中西融合派由于代表了所属时代的艺术风貌,具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市场价值一直位列高端。
 
  徐悲鸿、林风眠的作品在市场上出现的比较早,80年代在香港市场就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价格,90年代内地开拍以来,徐悲鸿作品的市场地位首先得到确认,林风眠后来跟进。鉴于徐悲鸿、林风眠的历史地位、艺术成就各有千秋而市场价位相差太大,一些专业人士在学术上力求给林风眠重摆天平、一些投资者也纷纷跟进炒作,林风眠市场价值应该比肩徐悲鸿的呼声在04年秋达到最高峰。
 
  但总的来说,2003年以来,徐悲鸿要比林风眠市场行情稳定,单件作品均价除07年秋达到120万元外,自04年秋以来一直稳定在70万元左右。作为市场中的稳定基因,徐悲鸿不仅是林风眠市场行情的参照体,也是整个中西融合派甚至整个近现代书画市场的参照体。
 
  07年秋,徐悲鸿是市场的焦点,高价频出,其作品07年秋至08年春成交价前十位中07年秋的交易占了七席;08年春相比07年秋稍有回落但属正常表现,成交价前三名的作品交易价比较接近,均为700万元上下。林风眠08年春的行情则比07年秋冷了很多,07年秋到08年春成交价前十名中08年春只占了两席,成交价均在200万元左右。
 
  吴冠中,革笔墨的命
 
  笔墨是中国画创造的重要问题,不论从工具、技巧的层面,还是风格、格调或美学的层面,中国画最基础的条件就是笔墨的使用。关于中国画笔墨问题的纷争连绵不断,而且可以预期还会继续下去,大概至少还要争论几十年。而吴冠中的独树一帜正在于,他要革掉笔墨的命。早期的西方艺术教育和油画创作传统,使得吴冠中不愿意屈从于传统水墨画早已规定的价值取向及艺术趣味。为了尽力创造一种充分体现现代构成美的水墨新格局,他从一开始画水墨就大胆改革了传统水墨画的艺术图式,强调的是直接从自然中寻找每一幅画面的具体结构图式。吴冠中的彩墨作品创造出的“形式美”在中国当代画坛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其作品一直都是现代书画市场的“热点”。
 
  2008年春季,吴冠中作品的上拍量为145件,但只成交了81件,成交率只有56%,成交总额6949万元,这也是吴冠中作品从2004年春季以来第三低的单季成交总额。由于吴冠中的精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数量比往年有明显减少,导致吴冠中作品的行情调整。目前近现代书画市场的整体行情已经进入到“名家名作”的阶段,只有著名艺术家的一流作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买家的青睐,所以即使是吴冠中这样的大师,精品价格很高,普通的作品价格也就是普通价钱。
 
 百家争鸣,多种变革并行
 
  当今中国水墨画坛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局面,每个艺术家之间的风格大有差异。
 
  相比岭南画派偏重于花鸟画,建国初期崛起的“江苏画派”则偏重于山水画,尤其是带有时代特征的山水画更是江苏画派的卖点。江苏画派以傅抱石为首,由于其艺术成就比较高,加之去世早、存世作品少,傅抱石作品的市场价位一直比较高,成交额、作品单价在同时期近现代画家中都位列前茅。作为近现代书画、江苏画派的领头羊,傅抱石的市场表现远远好于其他江苏画派的艺术家。钱、亚、宋、魏四家,即钱松
 
  编辑推荐
·徐冰:艺术就是艺术,没有那么玄
·邵大箴:今后是收藏家们买单,所
·韩美林:架起国际艺术的桥梁
·靳尚谊:为绘画和教育执着一生
·詹建俊: 美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动
·吴冠中:有师承的艺术家很可耻
·靳尚谊:通过画价高低来判断一个
·刘小东:我当然不是现实主义画家
·草间弥生 增殖的魔幻
·高士明:艺术学院研创之我见(下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永远面对一张白纸――《张雷平画
草间弥生 增殖的魔幻
变革中的中国近现代水墨
都市观山――《郑伯萍画册》序
青年导师形象之变
堕入绚丽的乡愁――读杨笛的《阿
放歌行
让青春文学融入城市人文精神建设
江山自雄丽 万里一毫端
英式策略:英国当代艺术产业报告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