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学术批评

“摄影?并不存在”由王武的摄影作品所想到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09-27

    拉康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女性’并不存在”,这是说明女性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现实,而是一个按照某种愿望被塑造的过程。由这个思路,我想到一个命题:“摄影”并不存在。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可能与此前所有的艺术类型的形态发生史都不相同。首先,摄影技术的产生,是建立在近现代相对成熟的光学、化学,以及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之上,所以,从物质形态的角度而言,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没有经历过漫长的技术探索的时期。其次,在所有的艺术工具载体中,摄影是商业普及率最高和最迅速的,这样,就需要以某种相对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艺术范本”来引领大众的参与热情。第三,在摄影以一种艺术形式出现的时候,所谓“纯艺术”的概念已经产生于欧洲同时代的文化思潮中。第四,区别于以往艺术的附属方式的“展览”形式也已经以“沙龙”的方式开始萌芽。第五,博物馆化的艺术品收藏制度开始建立。这些,构成了“摄影”诞生之时的时代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摄影不得不服从于“被艺术”的历史宿命。另外,由于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在图片的制版印刷方面,丝网制版取代之前的铜板印刷之后,使传媒对于摄影图片的需求大增。同时,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于“地球”的概念与十九世纪之前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人们需要了解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的冲动,也促使摄影在承担视觉图像传播的过程中快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图像语言逻辑系统。最后,近现代博物馆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艺术分类学的日益体系化,这些都使摄影在诞生之初就立即被引入了一个高度成熟、高度体系化、高度学科化的艺术形态学和艺术分类学的逻辑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摄影”一直是在被按照某种经验化的预设在“被规定”着发展。所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摄影师的眼睛中所看到的不再是“对象”,而是被各种美学规则、艺术类型、功能需求等无数次预设过的“图像”而已。人们不断地在按照这些规则在生产着图像产品,同时,也不断地在用自己的实践在强化着那些规则的神圣性。依据这种逻辑,人们通过“镜头”所得到的视觉结果,其兴趣不再是对象本身发生了什么,而是在关心“为艺术史拍摄了什么?”

在一个已经习惯了文化史经验和艺术史经验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于那些没有符合这种经验逻辑的现象将会采取漠视的态度,而这反而将会起到阻碍人类视觉经验拓展的作用。

王武的摄影作品,将会由此给我们提供一个案例。

他的作品所拍摄的对象是一个在摄影界很司空见惯的题材。作为鸟类摄影,在一百多年的摄影实践之后,确实已经很难再能出现新意。而王武所选取的又是一个在中国的文化史经验中也已经高度定型化了的一个象征载体——白鹭。

虽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证,但是我估计,在全唐诗中,与“白鹭”有关的诗歌不会少于几百首。在这里,试举两首同题为《鹭鸶》的唐诗:

【其一(作者:刘象)】
洁白孤高生不同,
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
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
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
会接鸾凰别苇丛。

【其二(作者:郑谷)】
闲立春塘烟淡淡,
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
飞下滩头更自由。

——这哪里在是吟咏白鹭,分明在抒发作为封建知识分子阶层的文人士大夫们自己的意趣和志向!

所以,在中国的文化史经验中,有很多已经高度人文化、人格化了的文化象征体,并由这些已经已经高度定型化了的象征体又组成了一个高度成熟的象征体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

反而,某些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并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的人文属性,会影响甚至是遮蔽着我们对于对象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的认识与了解。比如,洁白、高雅又飘飘欲仙者如白鹭,谁又能想象到它的肉味酸臭。同时,在繁殖期内,为了争夺树巢,或者为了减少自己后代的生存竞争对象,白鹭还有的杀死其它同类幼鸟的习性。这些对象的生物特征属性,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可能都被主流的人文价值体系不自觉地过滤掉了。

大部分的风光、动物和鸟类摄影都是在上述的人文价值体系影响下的产物!同时,在“摄影”被高度类型化了的时代,我们在拍摄“什么对象”的时候,就已经被预先规定好只能采用“什么方式”来表现了——从立意开始,构图、用光、细节表现,等等,都已经有了一整套高度成熟的文化经验、视觉经验和技术经验。这造成了目前摄影界千人一面的恶俗状况,而这种状况,是对人类创造能力的极度反讽。

王武的以白鹭为对象的摄影作品,与前述的摄影类型化和文化类型化的表现方式是有着根本不同的。

首先,在他的作品中,其兴趣点不再是那些体现了类型化了的“摄影”的视觉完美型和技术完美性。而在那些作品中,对象不过是为了能够帮助体现自己的“摄影”类型化完美的工具而已,准确来说,他们并不是在表现“对象”,而仅仅是为了在表现“摄影”这个在视觉史中的概念而已。而王武的作品恰恰是为了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属性而主动舍弃了一些花哨的“摄影”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比如,假使我们为了一个“摄影”意义上的光影、构图的需要,或者是为了一个人文意义上的神态、姿态的需要,必然会漠视或鄙视某些生物性的视觉信息,而王武的方式则相反。这可能使他的作品丧失了某种“专业”特质,但是,本原意义上的“摄影”特质在他的作品中反而加强了。

其次,不再将对象简单地作为既往的人文经验史中视觉象征物来利用,而是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来表现白鹭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或许没有看到一个“洁白孤高生不同”的白鹭,但是,看到的却是真实的、生物物种意义上的白鹭。

所以,抛开那个在艺术史中按照某种愿望被塑造出来的“摄影”概念之后,我认为王武的方式更接近于诞生之初的那个“摄影”含义。

 
  编辑推荐
·索尔·勒维特:关于观念艺术的几
·Jackson Arn:我们谈论艺术的方
·秦兆凯:当代艺术的困惑
·策划人的学术性:高名潞与栗宪庭
·彭贵军:习俗视野下的艺术展览效
·一种介入式关系的疼痛 ——谈苏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艺术
·该亚重临:从“大写”的科学与艺
·谁在挑战前卫叙事的陈腔滥调?毕
·陈胜祥抽象绘画——震撼人心的东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什么是我们讨论当代艺术史的基础
艺术是谎言,但它述说真理
颜长江:画画就是画照片?
江梅:吴冠中艺术的精神资源
中国画廊没能力代理艺术家?
文化的交叉点:论吴冠中的艺术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鲁虹的当代艺
缺乏超越性的十年:新世纪十年来
念珠和笔触
双眸凝视的《天问》――与王劲松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