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学术批评

“上帝之眼”――关于王劲松的近作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09-27

 王劲松的摄影作品是我所希望看到的“艺术家摄影”方式。一方面,他的作品当然不同于那些主流的沙龙式的摄影;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也不同于时下流行的那些“观念摄影”。按照流行的“观念摄影”样式,其“观念”已经越来越走向恶俗化的倾向,其摆拍的方式也已经使这种作品变成了按照某种模式就可以批量化生产出来的商业图像,它们与“摄影”的内在文化含义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而在王劲松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他在不断深化和拓展视觉文化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方向正是我所推崇的“艺术家摄影”的特质。

  在时下流行的观念摄影样式中,早先的无非是利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资源;而在稍近的流行中,图像理论又成为了新宠。我并不是反对这些方式。相反,如果我们因此而倒退到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沙龙美学中去,那将是对当代艺术实践的反动。问题是,作为“艺术家的摄影”,它在人类的视觉历史中到底要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如果我们仅仅是将摄影作为一种利用的工具,而使之成为标签式的视觉商品样式,那么,艺术家对于视觉文化严肃的探索精神将到底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由此,在我自己近十年的展览策划工作中,只要涉及到影像的范围,我都想追问这个问题。也正是因为此,我与王劲松成为了意趣上能够相近的朋友。

  诚然,王劲松的摄影作品是体现了当代价值观的,否则,我们也不能将他的作品称之为当代艺术。所以,对于当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文化状态的审视和批判,一直是他的摄影作品的一条主线。那么,这样的作品和前述的那些流行式的视觉产品化的作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这里,我想,王劲松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之所以一直能够打动我们的,是他对摄影的影像特性的发现和挖掘。

  我们知道,摄影术在原理上是对人的肉眼的成像原理的极度模仿,但是,如果所有的摄影作品都拍的与我们的肉眼观察没有任何区别的话,那么摄影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种技术化的工具,而无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载体。那么,这种区别到底是什么呢?简言之,就是摄影“看”到了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历代大师的作品已经能充分证明这个的观点。而且,通过各种技术、设备、风格、流派的实践,人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摄影视觉经验。再简言之,就是在挖掘人类的视觉文化深度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法。这有点像“上帝之眼”——人类看到了他本不该看到的东西和秘密。行文至此,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摄影机怎么会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东西呢?——我们知道,在人类的视觉史中,因为政治、文化、习俗、禁忌等原因,我们的肉眼会不自觉地省略掉一些我们本该能看到的东西。而“摄影”则会在摄影师的主观控制下,捕捉、强化一些我们先前所“省略”掉了的那些部分。——这,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王劲松的工作方式就是通过“复眼”式的图像构成法,将那些零散的视觉片段重新在一个共同的时空中并置起来,由此,我们将会通过自己大脑的视觉图像分析系统,从中发现线索,找出那些与我们“平时”的观察所不一样的东西。

  他的成名作《标准家庭》和《百拆图》作为能留存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作品,其语言逻辑方式其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标准家庭》中,我们通过“标准”的三口之家形象的复数式的不断叠加、强化,并通过影像身势学的分析,就能够直观而形象地发现那个时代在中国每个普通家庭中所发生着的秘密。而《百拆图》这件作品甚至带动了围绕“拆”字的时尚文化消费,可见,单纯将这个文字提炼出来,就可以触动了多少人关于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情绪。而“百拆图”这个作品题目的句式也成为了日后很多“百×图”的滥觞。

  总之,对于王劲松而言,他用来揭示视觉秘密的方式就是重复、强化,让影像自身去产生意义,去完成它自己的图像逻辑的叙说。他的镜头的“着眼点”是微观的,或者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甚至是没有什么明确含义的;但是,当这些微小的原点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会揭示出一个足以让你的心灵产生震颤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都是从形象自身、图像自身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正因为王劲松的作品并没有像那些流行的“观念摄影”样式那样,从一个预设的主题出发,设计、拼凑出一个图解的方式,以一种“看图识字”的套路来解释社会理论;而相反,他的作品的观念是从对象、形象、视觉图像中自然生发出来的,所以,观众在面对他的作品时所受到的震撼体验是真实的、不可替代的。

  在他的近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语言逻辑一以贯之的方式。这件作品通过拍摄了近千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向上仰视式的镜头,而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宗教般的心理震撼。

  我事先无从知道,一个人在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天空中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中会包含那么丰富的内涵!试想,当一个观众在俯身面对那么多的仰视、直视着自己的“眼睛”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上帝的位置。但是,如果当我们有幸正在体验着这种视觉过程的时候,我想没有人会由此而获得一种身势上的优越感。因为,我通过王劲松的作品发现:人在仰望苍天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无助的,他们一生的沧桑、愤懑、辛劳和委屈都写在了脸上。我甚至在一个一岁多一点的孩子的脸上也发现了那种莫名的敬畏感。所以,我想,观众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上帝”式的视角的时候,他的内心此时将会涌起一种悲悯、苍凉的责任感。“优越于别人即意味着一种责任”,这是我在观看王劲松的新作时所能得到的最直接的感受。由此,我也知道了为什么在宗教文化中总是伴随着悲悯和责任的成分。

  通过这组新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王劲松从他所擅长的对于社会学的关注,上升到对于人类学和宗教学的关注。但是,其中最能打动我们的视觉的是,他并不是通过图解的方式来演绎观念,而是将镜头直视那些普通的芸芸众生,并且通过最为朴实无华的影像语言方式来打动观众,由此,他将自己的镜头美学语言又提升到了一个高度。

 
  编辑推荐
·索尔·勒维特:关于观念艺术的几
·Jackson Arn:我们谈论艺术的方
·秦兆凯:当代艺术的困惑
·策划人的学术性:高名潞与栗宪庭
·彭贵军:习俗视野下的艺术展览效
·一种介入式关系的疼痛 ——谈苏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艺术
·该亚重临:从“大写”的科学与艺
·谁在挑战前卫叙事的陈腔滥调?毕
·陈胜祥抽象绘画——震撼人心的东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什么是我们讨论当代艺术史的基础
艺术是谎言,但它述说真理
颜长江:画画就是画照片?
江梅:吴冠中艺术的精神资源
中国画廊没能力代理艺术家?
文化的交叉点:论吴冠中的艺术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鲁虹的当代艺
缺乏超越性的十年:新世纪十年来
念珠和笔触
双眸凝视的《天问》――与王劲松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