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学术批评

古典主义美术中的理性主义精神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09-01

“古典”一词源于拉丁文[classicus],有“典范”的意思。根据《主义大辞典》给定的定义:“古典主义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罗马时期,盛行于文艺复兴时期,17、18世纪演变成为新古典主义流行于欧洲各国。”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则认为是形成于17世纪,在《静沐西风 》中作者认为古典主义是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至此,可以看到关于古典主义的产生就有三种观点。我个人认为,古典主义,以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为基础,经文艺复兴发展成熟确立其基本的规范,在新古典主义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关于它产生的时间有争议,可是三种观点都提到古典主义作品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崇尚自然和理性。
 

  古希腊罗马美术主张理性主义至上,克服个人情感。这是由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知道人本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古希腊人建立的西方文化的传统基因。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义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为这知识的增加使哲学家开始了对自然和宇宙的研究,摆脱对自然的绝对崇拜,开始有了对自然和人的研究,自然和人得到重视。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公元前582—公元前502年]把一切自然归结为数的原则,建立了完整的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美在和谐,和谐就是对立面的协调和统一。他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他还认为“人的生命也是一种和谐。”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的观点他的再传弟子,著名的雕刻家伯里克利特在《论法规》中发挥了他的观点,系统阐述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的之比为1:7。他的《持矛者》,公元前5世纪的格利医生在谈到这幅作品是说,当时所有的医生和哲学家都认为人体是美的,而它的美在“各个部分的匀称”。


 

  根据数的规律,古希腊的艺术家们赋予艺术品以比例、大小、结构和节奏等因素。艺术家探讨人体的头与身的比例,提出了1:7或1:8的理想比例;提出黄金分割理论;金字塔式的构图;圆形、S形三角形的特性和使用原则等等。所有这些都成为古典主义常用的形式原则。


 

  古希腊罗马美术主张“模仿自然”,理性主义的思维使古希腊罗马的美术由原始的自然主义走向写实主义,艺术家主张模仿自然,但是这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强调描写“美”的绝对概念。他们要表现人体内在的美——一种更和比例、更和谐的美。艺术,包括陶绘、雕塑、建筑,特别是戏剧,从主要模仿一个个静止的、孤立的、自然的人,过渡到描写处于一定联系和运动中的、社会的人,从而使人成为艺术创作的真正主题。以后美学总结了艺术实践的结果,形成了以“小宇宙”即人为核心的美学学说,它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370年,一说365年]他生活的时期,希腊的艺术呈现出一种创作倾向,即从矛盾冲突中去攫取和再现事物的美。艺术创作发生转变,神失去了庄严性,成为了秀美的神,也就失去了神自身;神既然不为神,人就无须像动物一样听从神的驱使,人就开始作为人而存在。人既发现了人的力量,指挥和精神的力量,那么命运就渐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神和命运的哲学基础是对自然力的崇拜,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屈从于盲目的自然力的民族,才会拜倒在神的脚下,才会把自己的生存寄托于命运。在神的面前人与动物一样,甚至动物的强健和凶猛胜于人。神和命运的否定就是人的肯定,智慧和精神的肯定,神与命运的否定越彻底,人的地位和价值就越高,人就越充满自信,越要去追寻不是属于疏远的自然的,而是属于人自身的美。德谟克利特从理论上总结和反映了当时审美观念和艺术实践上的这些结果。德谟克利特提出“小宇宙”的概念,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肯定人的自身存在。艺术作品表现人的精神性,艺术家们创造了一种写实但理想的人体。人物有理想化的脸型:椭圆形的脸,直鼻梁,平展的额头,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嘴唇微微鼓气,下嘴唇比上嘴唇丰满,嘴角微微下垂,发髻刻成有组织的波纹,人物表情宁静而严肃。配以比例匀称,没有瑕疵的躯干。


 

  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中,强调一种高贵性和崇高性。这种高贵性和崇高性在作品中要求安静、优雅。这样,人的肌肉才会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各部分的比例才会处于最佳的和谐中。因此,在雕塑中,整个人体处于一种静穆的状态中,仿佛有一种永恒的高贵、典雅的气度。用温克尔曼的话来形容就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对作品的题材,柏拉图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新的艺术必须以描写善德的人为本,着力表现人的好品德、好性情、好行为。认为艺术家必须抱定这样的宗旨“以给人教益为本”。他给艺术下了这样的戒律:第一,艺术中的神应该是善和美的化身,不能宣扬神的丑恶和过失;第二;除了有教养的人,其它工匠、船夫、奴隶、饶舌的妇女一律不能进入文艺作品内;第三,出现在作品中的人物不能有

 
  编辑推荐
·索尔·勒维特:关于观念艺术的几
·Jackson Arn:我们谈论艺术的方
·秦兆凯:当代艺术的困惑
·策划人的学术性:高名潞与栗宪庭
·彭贵军:习俗视野下的艺术展览效
·一种介入式关系的疼痛 ——谈苏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艺术
·该亚重临:从“大写”的科学与艺
·谁在挑战前卫叙事的陈腔滥调?毕
·陈胜祥抽象绘画——震撼人心的东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什么是我们讨论当代艺术史的基础
艺术是谎言,但它述说真理
颜长江:画画就是画照片?
江梅:吴冠中艺术的精神资源
中国画廊没能力代理艺术家?
文化的交叉点:论吴冠中的艺术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鲁虹的当代艺
缺乏超越性的十年:新世纪十年来
念珠和笔触
双眸凝视的《天问》――与王劲松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