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评论综合

“静穆之诗”王凯架上作品解读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09-17

   在现代人文交流频繁与信息流通速捷的整体社会情势下,当代艺术的创作无可避免地渗透、混合。尽管,传统艺术的精神与形式,因各地域文化的自觉意识而反省与实践,尚不致完全衰落崩解,但文化间彼此交融则是现代与未来社会必然且重要的趋势。当代艺术的繁复与可能性,无论是有形或无形层面的对峙或统合,正不断突破昔日20世纪现代主义式的线性史观和西方本位视野,进入多元并存、“后现代”与“后殖民”思潮交织的潮势与时代之中。

  王凯习艺的受教环境和背景,先后受到中西绘画精神与形式的训练和熏陶,自然地,作品的造型语汇、题材、内在创作动机与思维主题具备中-西、传统-现代绘画美学的双重观点,调性与表现元素,也正如其创作自述所明言:“艺术家必须潜入到人类意识的深处,思想与行为的深处,渗透到同族或同人类的潜意识世界里去,哪怕是要以精神上的痛苦为代价。”

  虽然,作者的创作意图,未必正是其作品形式所表现的意涵,或者说,未必已完满具足地呈现于现阶段的作品之中,但基于上述创作意图与作品形式所透露的客观讯息颇可接合,因此,仍是值得尊重,并可作为切入王凯绘画作品的适当视角。若综观这些作品则可清楚地感知王凯企图从过去偏于集体文化怀想与重客观再现的具象语汇转变成:偏于个体在意识与重主观表现的抽象造型-物象描写演化为意象抒情。若就作品画面内容而言,明显地以植物(如草、叶、穗、花等)为视焦和主体,并交杂着即兴涂写的无定义符号与记号(如+、#、×或格子等);甚及不定态的造型等……最后,或为使画面元素能联系、呼应与凝聚,现用碎笔点描(可能发生于任一过程的阶段)及幽暗、渐层黑色晕染、烘托画面的外围,进而营造一种现实——非现实混合的主观意象空间。

  若熟悉王凯作品的演变历程,便可知他的敏锐与果敢,但却不可预见此种自由化的主观捕捉意识的调性,其不确定的画面结构的形态也时刻呈“意外”发展成更暧昧混沌,多义不定和开放性意味,不再局限于历史文化概念图像的移植,或惯性技法的套用。虽然,王凯潜在的浪漫与愁绪,仍时浓时淡地贯穿于前后期作品的形色、笔调与形式之中,这股莫名的调性其实才是趋动其风格演化成形的契因所在。即便如此,异质性的具象——抽象造型所不断并置,相互作用的结果,却又能赋予个别作品殊异的张力,进而形成画面的各形态间或互振,或互斥地产生动态的对话关系。诗意、孤荒……王凯意绪抒写的意象透过略带生涩、演发中的笔调,亦使上述异质间的张力积累成整体视觉映像的密度和余韵。这或正趋向王凯所意欲表现的焦点:异质融合、兼收并蓄、混合中西绘画元素与质性的图像。

  “关于那些奇花异枝、符号或记号,都是架构画面的元素,我期待用一生的努力营造一个自己的元素,一个完全个人的图像与田园。”

  正如荣格(carl Jung)深入探索集体潜意识时,溯源古老文明与图式所提示的“炼金术”一种精神与物质的内在炉粹炼。当两岸当代艺术不断趋附畸零、媚俗、虚拟、解构和科技媒材、装置为尚的主流样式中,王凯却仍正面面对传统——现代、中——西、集体——个人意识发掘的艰难课题,毋宁是令人感佩的。正值创作盛年的王凯,现阶段展现的可能性与表现活力,以及其所所禀持的创作意图之愿景,也是可衷心期待的。

 
  编辑推荐
·彭贵军:作为知识生产的学年展—
·周至禹:玛丽亚·阿布拉莫维奇的
·鲁虹:中国的抽象与半抽象艺术
·商业化“弗里达”:被量产的反资
·基弗的绘画:图像与语义的裂隙
·谁在挑战前卫叙事的陈腔滥调?毕
·光韵美学的重构——论傅小明《彼
·随心所欲不逾矩——彭贵军书法艺
·“黔中山水画派”何以可能? —
·松井冬子:日本美貌与智慧并存的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浅谈欧洲古典大型历史绘画的艺术
这是玛丽-艾伦玛克吗?
智军:离开摄影看影像
中国油画发展的第三次浪潮(1978
“君民之学”与“新旧之学”
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
解读拍卖行的黑名单
孙彦初:我们沉迷在这里
虚构,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灰色地带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