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学术对话

专访阿信:人生除去衰老,就是年轻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2-11-02

  今秋,五月天主唱阿信联合设计师不二良、聂永真,主持人蔡康永,摄影师童梦,在外滩 22 号举办“一克拉的梦想”当代美学展。媒体看展日的深夜,在那幢老建筑内,阿信不仅接受了《外滩画报》的独家专访,更拍摄了首次以艺术家身份单独亮相的一系列照片。



图片资料

  不爱重复喜欢新鲜

   阿信永远记得 2000 年,第一次来上海时吃过的那个冰激凌—那时五月天刚刚出道,无人知晓。一队人马跑到外滩,尽管在明信片和老照片上看过这些建筑,可还是被实景震撼了。一路上所见所闻,完全超越了阿信的想象。十年过去,他还记得当时那个在玩闹中一口吞下去的冰激凌。他兴奋地说:“当时不是夏天哦,天气很冷,但是一高兴,就吃了一个冰激凌。”

   在这个被他戏称为“黑眼圈工作日”的晚上,阿信接受采访时,突然想起了那个寒风里吃下的冰激凌。

   眼前的阿信,从外形看,怎么都还是一个小小少年的样子。他的穿着简单,没有任何奢侈品,T 恤是自己的原创品牌 STAY REAL,裤子是最简单的工装裤。唱片公司“相信音乐”的工作人员说,阿信有个奇怪的癖好,爱穿一样的衣服。最初他们还以为阿信不换衣服。后来才知道他是喜欢一个款式,就做十几二十件,一直穿。他喜欢的往往也是基本款。

   说是怪癖,可从艺人营销上看,这又是加深群众记忆的好办法。阿信自认“算是歪打正着”。他坦言,自己不是抱着这样的目的,而是因为真的怕麻烦。

    “还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某个方面花太多,另外的方面就少了。”阿信的创作伙伴及高中同学,身为插画家和设计师的不二良在一旁帮忙解释。

   STAY REAL,这个服装品牌正是因为阿信这个怪癖而创立的。开始只是找工厂做多件一模一样的基本款 T 恤给自己穿,后来想印点图案上去,再后来量产,最终变成服装品牌。

   在穿着之外的领域,阿信则喜欢新鲜的事情,不喜欢重复。当音乐带给他的成就感渐渐减退时,他就用服装事业的成就感满足自己。他是这样一个人。玩艺术,办展览,也是一样的道理。殊不知其实今天的新鲜,竟是他昨日的厌弃。

   第十张唱片后收山

   阿信高中和大学读的都是艺术专科,可当年的他最不要听的就是“艺术”两个字。不二良还记得,那时候的阿信,书包是班级同学里最空最轻的。因为他根本不把书放在书包里,都留在书桌里了,回家不看书,不做作业,经常逃课、逃学。高三那年,阿信留级了。“我们几个要好的,都一起留级了。”阿信回忆往事,不以为然。

   要感谢不务正业的经历,五月天最早的雏形才得以出现。学校吉他社的社长亲自“召见”阿信,要将社长宝座交给这帮年轻人中的一个,怪兽和阿信都是他看好的人选。阿信因此认识了怪兽—五月天的两大元老结成同党。

   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想到搞乐队,就是一起玩,一开始玩得太疯狂,让家里人看了都无语。年轻人也会自省,慢慢觉得一起瞎玩也不是办法,不如想点事做做。既然贪玩,那就玩音乐吧。五月天就这样诞生了。

   五月天的辉煌有目共睹。这些年巡演一周一场,华人世界跑遍。可那份挑战不可能的刺激感渐渐退去后,阿信突然害怕自己失去热情和创作力。事实上,在最初出道时候,他们就有个想法:五月天做到第十张唱片就收山,封笔不写,封口不唱。

   上一张唱片《第二人生》是第八张,第十张近在咫尺。真要退隐?“目前看,应该就以不发片的形式来做了结。”阿信说。“我也再想体验一下普通人的生活。”

   毕竟,那种在外滩大吃冰激凌的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一件展品道出沧桑

   阿信不敢轻言不满,他是无数人的偶像,无数人的榜样,无数人希望成为的样子。这次“ 一克拉的梦想”展览就以“ 梦想”为主题——他身上寄托了无数年轻人的梦想。艺人的生活尽管光彩,却也忙碌枯燥。“虽然累,但是想想自己做的,是许多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也是 20 年前的自己想做的,为了不能对不起 20 年前的自己,不能不努力。”阿信的马达停不下来。

   展览中有件很特殊的展品,那是阿信用过的一个行李箱,上面有各种贴纸和撞伤的痕迹。阿信介绍,那是五月天出道那几年他使用的第一只箱子。买来便宜,不是名牌,可跟随他南征北战好几年,托运时一直被摔,伤痕累累。最后它彻底坏了,“退役”时间正值五月天首次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开演唱会那会儿。

   这只行李箱就像一个见证者,见证五月天从默默无闻变成万众瞩目,可真到了辉煌一刻,却因伤病退下火线。阿信视它为一个有生命的老朋友,不用了,一直没有丢掉,这次做展览就拿了出来。“看着它,会想起很多以前的画面,一路走来的历程。”

   阿信更为它配了一句话:“梦想绝对是血钻石,只会从眼泪和血汗中诞生。”拼命三郎如阿信,早前西安的演唱会因故取消,意外多出来一个周末的假期,同事都放假去游巴厘岛了,他却没给自己放假,反而安排了为电视剧写歌的任务。留在电脑前,看同事们传回来的泳装戏水照,他假装自己也在巴厘岛,并以此作为创作灵感。

   为什么阿信能获得那么多年轻人的喜爱?青春就是他的力量。他能永葆青春,从外形到心态。他代言着梦想,从言语到行动。他是粉丝的一个理想。他们口中所谓的“ 信者得爱”,就是这个意思。
{nextpage}

 对话阿信 & 不二良:我们的同与不同

   B= 外滩画报 X= 阿信 C= 不二良

   B :这次展览感觉很年轻态,但其实你们的年纪都不小了,像阿信已经快 37 岁。

   X :因为我最怕乏味的生活。

   C :我们也找过医生,但是好像没有办法,我们这个“永远年轻不老”的病没有办法医治哦。

   B :看到这次展览中有许多展物是和地球有关的,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呢?

   X :我就是喜欢拿地球开刀。那个融合了各种东西的地球是我对夏天的印象。一些小型地球装置穿插着环保概念。而上面飞满飞机的那个地球则是我的生活写照——到处飞。

   B :作为高中同学,你们还有共同的校园回忆吗?譬如那些年你们都喜欢的女神。

   X :呵呵呵呵⋯⋯(笑而不语)

   C :应该是徐若—因为她把自己的身体给我们看。阿信那时比较内向,不太说不太做,女生给他情书也就默默放在一边,不像其他男生早已凑上去了。

     B :阿信,你喜欢的艺术家是谁?

   X :我喜欢常玉,他是一个中国艺术家,画了很多女人的裸体。有站着的,有侧卧的,各种形态。记得我是大学二年级去看了他的展览。老师说,并不是要爱过很多女人,才能画出很多女人。这对我很有启发,其实你未必是要经历很多的人生,才能去表达和影响很多人的人生。我那时刚开始组乐队,就决心用自己的音乐作品去影响别人。那次看展给了我这样的信心。

   B :五月天的作品一直代言青春,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X :我并不觉得是特别停留在年轻里,其实我们也写了生老病死等人生的很多阶段,或者,可能人生除了衰老,就是年轻吧。

   B :如果出第十张唱片后真的不发唱片,那么可以说是搁置了音乐梦想吗?

    X :应该是说我们的梦想更大了,我们不止要做华人世界的 Beatles,还要让华人世界产生成千上万的 Beatles。

   B :这次展览找了蔡康永,有些什么火花产生吗?

   C :他不愧是华人第一名的主持人。与康永哥合作,我们经常偷师—开会时,他会提出很多想法,我们都会很认真听和准备。对于艺术品的见解,我打个比方:我们在画廊看到一件艺术品,康永哥一眼就知道是谁的作品,这就是厉害之处。

   B :在你们意见不合的时候,是如何解决的?

   X :我是喜欢大家的想法不一样,我很怕大家想得都一样。

   C :和阿信的想法一样。

  B :请你们互相评说一下对方的优点吧!

  X :不二良超级有耐心。比如我们做服装,我已经觉得工作做完了,我看他还在叠衣服,原来是要看细节,各种版型,各种大小⋯⋯他都会仔细追究。

   C :阿信是永远精力旺盛的人。永远不知道累,不放弃的。

   B :你们有什么共同的爱好?

   X :我喜欢海绵宝宝的任性,而且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个性和我很像。眼睛发光的时候,让我有恋爱的感觉。

    C :漫画吧。我和阿信都喜欢的漫画人物是海绵宝宝。我有一年去朋友家,看到他们家在放这个卡通片,觉得这个形象很奇怪,看了之后便爱上了。我觉得海绵宝宝不是小朋友的卡通。

   B :什么习惯是你们最南辕北辙的?

   X :吃辣。不二良不爱吃辣。

   C :可是现在也被改过来了啊。一开始我每次都问他们,“这个菜辣吗?”他们说不辣。其实他们不是有意骗我,是他们的味觉对“辣”已经失灵了,可我一吃就辣死了。后来被他们带出来了,自己的味觉也快失灵了。

   B :你们对上海这个城市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X :新旧交织得很好,台北大部分旧的建筑都拆了,留下的也没有上海的好看。

   C :其实这次展览选在外滩的建筑中很有寓意—空间内是展览,外面望出去也是一片风景。

 

 
  编辑推荐
·孟禄丁:“元”是初始,动态是生
·徐冰:《地书》表达的是普天同文
·艺术史学家加布:如何理解非洲女
·高鹏:回归与未来
·李然: 箭与靶——超越媒介的差
·巫鸿:中国美术对人类美术史做出
·行访山水 追嗅墨香——访画家汤
·超越观念的界限——王智远访谈
·【TANC专访】与巴塞尔艺术展总监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王庆松:我的态度就是我的作品
走近吴冠中---吴冠中谈话录:远
关于中国画的基本理念及现状——
走近吴冠中---吴冠中访谈录
方力钧:像野狗一样生存
马丹专访:走向虚幻世界的背影
黄晓华:非赢利空间最缺乏政策法
冯斌访谈:从水墨出发
尚扬:艺术是我一生最聪明的选择
南溪、冀少峰、郑荔三人谈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