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学术对话

连芷平:摄影师出身 第一次策展没人带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2-11-01

  “策展的乐趣跟创作的乐趣很不一样。创作的乐趣就是将一个思考的东西呈现出来,好像在跟自己对话,但是策展的时候是跟其他的摄影师对话,跟他们交流沟通,而且从他们身上也学到很多他们创作的方式,他们做艺术的精神。”——连芷平

  最早听见“连芷平”这个名字,我竟一下联想到金庸的武侠,后来我想,大概是少见的姓加上与《诗经》、《中庸》不无关系的两个字,让这个名字充满了俊逸的侠气。后来我又看到一篇连芷平自己的小文,提到她身世坎坷的奶奶,曾经在东南沿海做过海盗,此海盗当然不能以加勒比海盗形象推之,不过是走投无路的小民赖以糊口的一个生计,但对于女子来说的确是需要些胆量的抉择。

   这点滴印象再加上连芷平近年来在摄影圈风生水起的各种作为,令我对真人充满了好奇,打算郑重地认识一番,不料却应了那句话:“相遇在拐角”。这次去平遥,和同事王江走在去柴油机的路上,一辆摩的“突突”地从身旁驶过,然后猛一刹车,一张清秀的面孔探出来,一位长发女青年跟王江匆匆打了个招呼,然后摩的又“突突”地绝尘而去。王江说:“她就是连芷平。”我顿时有点回不过神来。林路说连芷平“年轻聪慧,更是令人惊艳”,我从女性的视角来看也表示赞同。连芷平外表看起来有些文弱,眼睛格外清澈,说话语速比较平缓,有明显的南方人说普通话的那种味道,而她在创作、策展、摄影理论方面屡屡带给人惊艳,你会感受到她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坚韧,打比方的话,我觉得她就像摄影圈里一位精光内敛的侠女,每一次亮招都不让人失望。

   连芷平在摄影圈拥有多重身份,她是摄影师,也是一个展露头脚的策展人,如今生活、工作于中、德两地,但是她的活动触角却是辐射全球。看看这几年她策的展,“镜·界——海峡摄影交流展”;“生为同时代——国外摄影八人展”……还有此次带来平遥的旅美华裔艺术家李小镜个展,看得出她在试图深入中西方摄影的根系,致力于挖掘和呈现那些厚重或新鲜的摄影语言。她本人的摄影语言也深具女性特质,画面清新,呈现一种现代的简洁,但是又透出一种冷静的疏离感,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情绪或曰画外之音。

   最早她是学国画出身,受过非常传统的中国文化浸淫,之后举起相机,接触的是一个完全西方舶来的新兴艺术门类。一度她为两种不同艺术思维的潜在冲突而困扰,在采访中她说自己曾竭力想在摄影中抛弃对形式美的惯性追求,我能理解她欲“先破而后立”的创作心态,诚如她自己所言:“我通过摄影来定义自己、与自己对话,寻找“我”及创造“我”。”这样的思想脉络也注定了她的作品会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形而上的哲学意味。其实就这一点来说,摄影和她原先的国画创作有殊途同归的价值追求。只是中国画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多少陷入了形式的藩篱,难以畅快淋漓满足艺术家对内心的探索和对世界镜像呈现的需要,对于连芷平这样一个自我意识充分觉醒的女性而言,弃画学摄也许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至于将来,国画上的多年浸淫会不会她的摄影创作产生更深层面的影响,我还是相信因果循环这一说的。

   采访中她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能量听起来是一个很虚幻的词,最主要是专注和专业。这样就能打动我想要为他策展的这些人。”专注和专业,是对这个女青年最好的注脚。

{nextpage}

   A:我在国内大学学的是中国画,之后工作了几年,虽然也继续画中国画,但是那种状态不适合我,感觉它让人变成了一个手工艺者,整天忙着染墨,一张画反反复复地画很多遍,当时就觉得应该做点儿其他的事情。2003年,我有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开始学摄影,06年我重新进入美院,学媒体艺术,08年我到了德国。现在是奔跑在柏林和厦门之间,在柏林的时候非常安静,容易进入创作状态,回厦门的时候就把已经思考成型的策展项目带回来实施。

   Q:国画对你的摄影创作影响有多大?

   A:影响很大,起初拿着相机从取景框里找画面,总是下意识拍出有中国画意的影像,刚开始还很得意,想着别人学摄影要从构图、黄金比例、色调学起,我都不用啊。但是拍了一年就很烦恼,因为开始模式化了,拍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味道,犯愁得很,就开始故意乱构图,想要打破这些东西,到现在还是有一些打不破,后来就想,只要不是时尚化的那种恶俗美,也算还能忍受。

   Q:考虑到你经常写一些理论性很强的文章,想知道你在创作上是偏感性还是偏理性?

   A:A:又感性又理性吧,基本上灵感都是感性地出现的,但是后期要说清楚为什么的时候,是理性的。我以前非常痛恨这个,在柏林每次向教授递交创作项目,他必定要问为什么,有时一个非常小的细节,你根本毫不在意的细节,他都要问为什么,很崩溃。现在已经习惯了,只要是自己能想到的,都会想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理由不是很有必要,那就干脆去掉。

   Q: 你的摄影作品似乎比较关注对于自我内心的探索,从自我出发去观照女性群体的状态。

   A:有人说看我拍的东西很伤感,认为我大概生活不幸,或者情感坎坷。但我拍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是自己的故事,比如《搁浅之地》系列,觉得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不过别人的故事跟我的一定也有共性。

   Q:想听听你对你的摄影项目《搁浅之地》最原始版的解读。

   A:2009年,我在二手市场上淘到六个破旧的塑胶人头,理发店里用来编头发的那种,头上顶着乱乱的发型,被扔在昏暗、肮脏的角落里,看了很打动我,我想到这是现代女性的一种处境......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命运里都有一些凄凉的、伤感的地方,这种凄凉伤感其实也是很美的。我就将这六个塑胶人头当成不同的女性角色,为她们编故事。后来在柏林展览的时候,我将这六个塑胶人头放在作品前,做成一个装置。

   Q:你对女性的生存状态应该是会有一个敏感的把握,你感觉在中国和在德国,女性的处境有什么不同?

   A:A:感受很不一样,中国人对待女性的观念尽管现在好多了,还是相对德国要传统,比如女性到了某个年龄没有“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人们会觉得不正常。德国女性没有这些困扰,我经常羡慕她们连打扮都非常中性,舒适要紧,好看无所谓,德国男性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尊重女性自己的选择。我想在中国只有一个女性足够坚强独立,不被别人的干涉打倒,才会有她想要的自由。

{nextpage}

  Q:刚开始你是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没过多久,大家惊奇地发现你也做策展了。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策展这个事?

   A:2010年开始,到现在大概是策了八个展览,国外国内的摄影师都有,国内有成熟的摄影师,也有年轻的新锐。

   Q:你第一次策展的时候有人带吗?

   A:没有人带,我之前只是作为摄影师或艺术家参加过展览,只知道怎样把自己的作品做好、布置起来,是以这样的认知基础进入策展领域的。第一次策的是国内新锐摄影师的群展,像卢彦鹏、游莉……他们都不认识我,我以自己的敏感关注到了他们的作品,后来有二十位左右摄影师参加。

   Q:像李小镜就是国际上很大牌的艺术家,你是怎么说服他来平遥做展览的。

   A:在策李小镜的展览之前我们并不认识,今年三月我在厦门策划他的个展,当时邀请他从纽约到厦门来,在他的展览开幕式之后,我们一起做了一个讲座。

   Q:来厦门的机票是你买单?

   A:对,这是应该的。李小镜老师非常好,他没有什么多余的要求。他参加过很多知名的展览,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海国际双年展等,但他是一个很包容很谦和的人。我们认识以后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大概他觉得我做事情还算是认真吧。我告诉他要把展览带到平遥,他一下就答应了,他知道我会对他的艺术负责。

   Q:我注意到几个细节,第一次我来展厅,看见你蹲在地上擦拭作品上的浮尘,我感觉你是对展出效果非常在意的一个人。后来我又过来几次,我发现一些扫地的阿姨,工地上的工人都喜欢看李小镜的作品,他们会认真地猜想每一个造型的原型。这是你预想中要的展出效果吗?

   A:受李小镜的影响我也很重视观众,非常愿意提供足够的信息让观众了解整个展览。我写邮件告诉李小镜,说负责布展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受他作品的感染,对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说展场的工人们也经常跑来看作品,惊叹“这怎么想得出来”,李小镜听了很开心。这方面李小镜并不非常在意大家在学术上对他有多大的认可,但他很在意各个阶层的观众看了展览以后有没有受到启发。

   Q:我们同事采访张国田的时候,他说给了你一条好的展线,令你很感动。而我解读到的言外之意是说你的布展没有辜负这条好的展线,你让观众感受到了专业的作品呈现,这是从何而来的经验?

   A:是的,张老师花了很多心思为这个展览安排了特别好的展场,说明他也很喜欢李小镜的作品。我的布展经验应该跟柏林有关,柏林有六百多家艺术机构和画廊,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展览,我在布展上的一些呈现方式、材质应用,或者说海报设计、美学灵感等,都跟柏林有关系,柏林在这一点上对我是重要的。

{nextpage}

  Q:每次策展你有一个怎样的工作流程,这是一个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琐碎工作。

   A:是,一个策展人真的必须是一个多面手,比如说一开始要考虑展览的意图,把它文字化、想得非常成熟,还要考虑从哪里能得到经费。然后是漫长的写前言的过程,有时一篇前言要写上两个月,策展人得对展览有一个理论梳理。后期开始布展的时候,从印刷品设计到展厅的呈现方式,这些都需要策展人自己思考,像我没有一个团队,就要什么都做。这次来平遥,组委会安排了八个志愿者,他们是全国各地来的大学生,在这边布了两天展,很辛苦也很可爱,非常感谢。

   Q:感觉你是一个充满巨大能量的女人。

   A:我觉得实际上能量听起来是一个很虚幻的词,最主要是专注和专业。这样就能打动我想要为他策展的这些人。

   Q:策展和创作,现阶段你的重心在哪一边?

   A:以前有一位导师,他是搞创作的,提醒我说你要非常警惕,因为策展基本上是一个理论工作,你要自己会做艺术批评,而创作可以不太搭理艺术批评,如果你同时策展又创作,这两个东西有矛盾。我似乎至今一直在谨慎观察这个问题,也许是个体的差异,这种矛盾对于我还没有很冲突地发生过。基本上创作一段时间都会想休息一下,往往这时也积累了一些话想说,就通过策展的方式说出来。策展特别辛苦,脑力活加体力活,做完需要休息,这时又进入安静的创作状态。

   Q:会因为策展而触发创作的灵感么?

   A:到现在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因为我创作的东西跟策展的东西不太一样。自己创作的时候,写创作计划,一步步记录进展,中间不太容易被其他的因素改变,比如不会被李小镜的展览改变,也不会被卢彦鹏的展览改变。策展的乐趣跟创作的乐趣也很不一样。创作的乐趣就是将一个思考的东西呈现出来,好像在跟自己对话,但是策展的时候是跟其他的摄影师对话,跟他们交流沟通,而且从他们身上也学到很多他们创作的方式,他们做艺术的精神。

   Q:下一步有什么策展计划?

   A:下一个展览要策一位美国摄影师在中国的个展,几年前就非常喜欢他,去年他用自己的作品为一支知名乐队做了非常精彩的MTV,风靡整个欧洲,当时我就想,不仅要把这个展览介绍给国内摄影界,还要把这个乐队邀请过来为开幕式演出。现在已经进入具体的工作阶段。

  Q:最早是怎么接触摄影的?

 

 

 
  编辑推荐
·孟禄丁:“元”是初始,动态是生
·徐冰:《地书》表达的是普天同文
·艺术史学家加布:如何理解非洲女
·高鹏:回归与未来
·李然: 箭与靶——超越媒介的差
·巫鸿:中国美术对人类美术史做出
·行访山水 追嗅墨香——访画家汤
·超越观念的界限——王智远访谈
·【TANC专访】与巴塞尔艺术展总监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王庆松:我的态度就是我的作品
走近吴冠中---吴冠中谈话录:远
关于中国画的基本理念及现状——
走近吴冠中---吴冠中访谈录
方力钧:像野狗一样生存
马丹专访:走向虚幻世界的背影
黄晓华:非赢利空间最缺乏政策法
冯斌访谈:从水墨出发
尚扬:艺术是我一生最聪明的选择
南溪、冀少峰、郑荔三人谈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