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学术对话

非赢利空间的中国式生存调查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2-10-28

  雅昌艺术网讯(裴刚)由于非营利机构首先关心的是卖不掉的作品,也就是说没有市场的文化才是基金会的资助项目。由非营利机构输出的“非营利学术”,对艺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民营非赢利空间、美术馆常常被质疑是房产商想通过非赢利空间和美术馆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像的动作,或者称为是划算的广告费开支。批评家王南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然市场经济规定了企业就是营利,不去从事一种营利的工作与企业就没有关系,这就是说企业文化无法转入非营利文化,如果某个企业一定要从事非营利艺术,那也不是一种制度所必须的内容,而是某个企业的自愿,这就是说,从制度的角度将非营利艺术项目下放到民间的企业,那是不符合整个社会在艺术机构上的管理的。”

   而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资金投入支持各种艺术项目,以及艺术家的创作、展示、收藏。民营美术馆的发展中总是无法绕过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支持。尤其是非赢利空间在政策层面的支持,具体到不同的投资背景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那么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非营利美术馆和空间的发展状态如何?以及非营利空间和美术馆如何运营?它的意义何在?雅昌艺术网就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包括艺术赞助者、运营者、艺术家和学者。

   西方与中国非营利体系现状比较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谈到,中国与西方在非营利美术馆的运营和基础的比较时谈到:“西方国家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这种类型是很普遍的,很多美术馆首先是非营利机构,所谓非营利机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公共文化传播为目的,政府当然就会提供一定的资助,在运营的体制上走的是董事会路线,就是要有有若干家董事会构成的基金会来作为它的主管。当然这个基金会可能不是一家美术馆,就像意大利的一个基金会有四个美术馆,包括一个东方博物馆,他就来负责调配基金支持场馆的运营,建立在西方的艺术赞助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我们现在中国的私立美术馆比较少的依托基金会,更多的是依托于个人、个体企业,不是一个企业联盟,是个体企业或者是个人企业家、资本来进行投入。

   所以我觉得有一个过程。就以全球比较有影响力的古根海姆馆来说,在古根海姆基金会所属的这么一个美术馆体系中。它是一个连锁店,世界上有六家、七家,但是总的是隶属于古根海姆基金会,而古根海姆基金会是在古根海姆美术馆之前就先有基金会,后有美术馆。我觉得西方的一个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先有基金会后有美术馆,这样一来就能够解决。

   我觉得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第一,解决的是资金的可持续注入的问题。

 
  编辑推荐
·孟禄丁:“元”是初始,动态是生
·徐冰:《地书》表达的是普天同文
·艺术史学家加布:如何理解非洲女
·高鹏:回归与未来
·李然: 箭与靶——超越媒介的差
·巫鸿:中国美术对人类美术史做出
·行访山水 追嗅墨香——访画家汤
·超越观念的界限——王智远访谈
·【TANC专访】与巴塞尔艺术展总监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王庆松:我的态度就是我的作品
走近吴冠中---吴冠中谈话录:远
关于中国画的基本理念及现状——
走近吴冠中---吴冠中访谈录
方力钧:像野狗一样生存
马丹专访:走向虚幻世界的背影
黄晓华:非赢利空间最缺乏政策法
冯斌访谈:从水墨出发
尚扬:艺术是我一生最聪明的选择
南溪、冀少峰、郑荔三人谈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