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评论综合

“幻化黑白”评薛书琴素描作品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12-24

 2006 年4 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展厅举行了三位绘画系应届硕士研究生的作品展其中一位同学的作品是清一色的素描和速写形式与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从内心为之一畅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薛书琴的画感受极深薛书琴的画取材日常表现的均是身边的人和事画她的同学画她的朋友画桌子上的水果或是画她自己其作品所反映的是一个很小的生活圈子没有宏大的场面更没有主题性内容仅是画画而已然而就是这些小之又小的内容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清新的随和而又十分细腻的情感色彩这是薛书琴的作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艺术作品的信息离不开表层形式的建构所产生的视觉冲击继而形成的心理影响我们只停留在对作品的形式内容上的认同是不够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除了在形式上探索外在意识领域也会有更深刻的探索其作品蕴藏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也就是说艺术家在得到人们认同其作品表现形式的同时更需要人们理解其艺术思想和作品深层面的内容薛书琴的绘画作品表现的内容具有超现实意义她通过特殊的表现形式将日常生活的感受转化为观念意识拓展为她的主观意志从而超越客观对象本身的现实性这个过程于她来说也许只是一种潜意识的状态堪称为一种混沌自发的意识走向不管是其自画像还是同学肖像或是桌边的梨子均是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进行意象综合将主观意志固化在客观事物的形态中由此在不自觉的程序里消解了客观事物的现实内容纯化了观念内容并将这些观念内容的物化体通过特殊的形式构建画面这些形式同样具有超然的主观性同样强烈地反映了薛书琴的主观情怀从画面的黑白灰点线面的构成中我们明确地感受到作品的超现实的情调在作品梨中薛书琴将梨放大扩充挤满了整个画面造成一种视觉上的紧迫感和心理上的紧缩感梨的表面肌理在光的照射下形成流转变动的纹理这完全是薛书琴主观化了的纯精神的印迹在这些画面上同样有明暗交界线也有高光和反光却都被统一在厚厚的绒绒的灰色中梨柄的刻画更具特点由于梨柄收水缩细其顶端变得细小弯曲呈现出十分丰富的变化薛书琴用灵巧的线条和微妙的明暗将梨柄作为细部进行精确的描绘极为生动使纸面上的梨被提升到一个生命灵动的境界画面中台面及梨子投影的描写采用十分强烈的黑白关系对比将客观物象推到了离我们非常遥远的超现实的并带有宗教意味的主观世界这种状态是不可言传的也是许多人难以奢望的但是薛书琴却拥有了薛书琴的自画像具有更明确的超现实性线条黑色灰色和白色透过客观物象升华成一个自在的生命流动的精神乐园通过这些点线面和黑白灰把握了形式的饱满和精神的充实谁说笔墨等于零在这里笔墨作为薛书琴的绘画表现形式能超越她所表现的客观物象自立于形式组合中画中白色的高光点向四周渐次推移过渡到灰色黑色的终极向白色延展也归为灰色画面上大片的灰显得厚实温润直指心灵她在刻画自画像的眼睛时只给了几根精妙的线条眼球却画得浓重而平扁透射出一团观念化的神韵嘴巴的塑造只用了一点点极灵动的线条在人中处擦出一道明亮的弧线将上嘴唇边缘显现出来由此而凸显出一个只用画说话的性格鼻子几乎就是一抹灰色留出过渡擦出高光纯粹而高贵画面整体铺设得黑色凝重灰色厚实白色透出灵光这束白色的灵光把整个物质世界和观念世界划分开了坐靠椅的同学肖像只在头发坐垫和坐椅的扶手上用了点黑色其余也均用灰色满纸灰色的排列扭动重叠错落聚散用笔的快慢徐迟走线的顺畅逆滞构成形式上强烈的对比节奏使画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薛书琴的画抓住人物的不同个性特征将其强化夸张并呈现出一定的装饰性意味她在运用形式法则的过程中始终能够把握在一个度上将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控制在绘画艺术所需要的平衡关系中用理性原则将感悟的信息转换成形式因素进行组合构成使绘画的形式因素在构成的组合环节中保持直观感悟所获得的信息这种创作意识包括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构架连接也包括了直觉与非直觉的融通交会还包括了意识与潜意识的提升转化因此薛书琴的作品既呈现出强烈的形式内容又饱含着细致入微的直觉感悟和强烈的主观情怀能将这一切把握在一个关键环节上是她极高的艺术天赋作为主客体碰撞升华的平衡桥链在起着特殊的作用。

 
  编辑推荐
·彭贵军:作为知识生产的学年展—
·周至禹:玛丽亚·阿布拉莫维奇的
·鲁虹:中国的抽象与半抽象艺术
·商业化“弗里达”:被量产的反资
·基弗的绘画:图像与语义的裂隙
·谁在挑战前卫叙事的陈腔滥调?毕
·光韵美学的重构——论傅小明《彼
·随心所欲不逾矩——彭贵军书法艺
·“黔中山水画派”何以可能? —
·松井冬子:日本美貌与智慧并存的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浅谈欧洲古典大型历史绘画的艺术
这是玛丽-艾伦玛克吗?
智军:离开摄影看影像
中国油画发展的第三次浪潮(1978
“君民之学”与“新旧之学”
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
解读拍卖行的黑名单
孙彦初:我们沉迷在这里
虚构,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灰色地带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