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资讯行业动态

非遗活性传承视角下的山东书法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郝春燕 发布时间:2023-05-10


摘要:山东是书法大省,有丰厚的书法文化资源,尤其是书法古迹留存尚多,这些古迹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旅游开发的文化资源,也是山东省打造文化品牌的文化软实力。梳理山东现存书法古迹文化资源,现有书法古迹资源分布地区和地方书法文化特色,构思书法文化修学旅游开发策略,对非遗的活性传承有理论和实践策略层面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山东;书法古迹;旅游开发

中国书法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活性传承是当代亟需思考的问题。山东省有厚重的书法历史积淀,将书法古迹开发与文化产业结合,以书法文化为核心,梳理区域文化资源和特色,发展旅游文化是非遗传承的重要路径。同时,其对山东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塑造独特文化魅力,以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古代书法文化资源的国内地位

山东省书法古迹历史悠久,历经先秦、秦汉时期的萌芽与发展,魏晋南北朝、唐朝的繁荣和鼎盛,再到宋代转折衰落,最后到清代的振兴,俨然是“中国书法演变史”的缩影。

山东书法文化遗迹和种类在国内占有重要分量。山东现存的古迹资源在国内有重要地位,如泰山摩崖石刻数量及规模均列全国名山首位;济宁则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誉。从书法古迹资源的种类来看山东也位居国内前茅,囊括了考古遗址、故居遗址、墓葬、摩崖石刻、寺庙题碑、碑林以及历代匾额等不同功用的文字古迹;书迹有刻符、竹简、绢、卷轴、碑、帖等丰富的审美形态。此外,山东有独特的书法工具制作文化以及与书法相关的纪念活动、节庆盛典等文化习俗,如唐宋时期有名的 “临朐红丝砚”,一度被称为鲁砚“四大名砚”之首;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的王羲之故居是“中国十大文化节”之一的“书圣文化节”的永久承办地,“书圣故里”成为临沂最好的文化品牌。

山东省现存的书法古迹显示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书体演变轨迹清晰可见:泰安大汶口陶尊上的刻符是我国文字早期雏形代表;篆书代表有青州出土的《亚丑钺》大篆铭文;小篆古迹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芝罘刻石》《琅琊刻石》《东观刻石》等,虽然佚失、残缺,但其流传于世的翻刻与历代拓片也足以在书坛稳居一隅。汉隶经典则极为丰富,山东临沂出土的银雀山汉简是介于篆、隶之间的过渡书体,邹城出土的西汉时期的《莱子侯刻石》《五凤刻石》等石刻文也是过渡演变期的书体,其为曲阜孔庙东汉时期的《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岱庙的《张迁碑》《衡方碑》等成熟汉隶的前期状态;魏晋南北朝大量出现的摩崖刻经在山东留下了丰富的古迹,楷、隶相间的臂窠大字将书法艺术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气势磅礴。同时期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魏碑书体,如藏于曲阜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中的《张猛龙碑》。魏晋时期“琅琊王氏”善书,“二王”至今为彪炳史册、万人效仿的楷模,将行书、草书推向了时代的高峰。唐代时期是楷书鼎盛时期,“琅琊颜氏”中出现了楷书大家颜真卿;宋代与山东颇具渊源的大家并不少见,如曾在山东为官的苏轼、黄庭坚,省内至今还留存有苏轼的十几处碑刻书迹。元代赵孟頫曾在济南为官,留下了十余处书迹。明代临邑(德州)的邢侗是“晚明四大家”之一。清代书法以“碑学”为尊,曾于山东为官的郑板桥乃“扬州八怪”之一,自创了篆、隶、草、楷杂于一体的“六分半书”,省内留存的板桥墨迹和碑刻诸多,如《新修城隍庙碑记》。此外,“扬州八怪”中的高凤翰为山东莱州人,李鱓、李方膺也曾在山东为官,这些名人善书善画,对山东的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通过对省内书法古迹的梳理,可以看出,山东书法古迹以历史跨度大、文化底蕴深为根基,以资源分布广泛、地区影响深远为地域特色,以形式多样、艺术地位高为主要特征,这些条件都为书法古迹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旅游的开发、山东书法遗迹文化的弘扬,打造地区影响力提供了宽阔空间。

二、山东古代书法文化资源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地域文化差异,孕育了书家的地域文化个性,创造出多彩的书法风格和艺术面貌。山东书法古迹有着内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逻辑,遵循之可将古迹分为五个区域:鲁中、鲁东、鲁西南、鲁西北和鲁中南五个书法区域。这五个书法区域又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摩崖碑刻文化,二是书法名家文化。

(一) 鲁中、鲁东、鲁西南地区的摩崖碑刻文化

鲁中地区以济南与泰安两地书法古迹为代表,以泰山为中心,灵岩寺和岱庙相隔不过三十多公里,汇聚大量的书法文化遗迹。处于泰山背山之地的灵岩寺有国内最大规模的石砌墓塔,共一百六十多座,历代墓志铭、石碑八十多通,李邕、苏辙、乾隆皇帝等人纷纷在此地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岱庙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主要场所。岱庙中有历代碑碣300余方,尤其以两千多年的秦代李斯的《泰山刻石》残石最为著名,汉代《张迁碑》《衡方碑》等也是书坛上争相学习的名碑。泰山上的诸多祠庙和数以千计的摩崖石刻彰显着“三教合一”的文化包容性,有恢弘磅礴的佛家《经石峪金刚经》,也有道家文化影响下的历代封禅告祭文,共同组成了泰山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色。

鲁东地区以烟台、青岛的书法古迹为代表,摩崖刻石为主要表现形式。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沿海半岛的波状丘陵的特征提供了地理条件,山间石壁上留下了很多文人墨客和书家的真迹,分布在莱州云峰山、大基山;青岛平度的天柱山、青州的云门山和驼山;烟台蓬莱阁、青岛崂山和大泽山等地。这些摩崖刻石包括郑道昭父子留下的刻石、道教代表人物刻石、隋唐诗文刻石等。摩崖石刻古迹,给后人留下优秀的书法范本,也为后人研究中国书法文化的演变提供了实证。           

鲁西南地区以济宁碑刻为主要代表,包括汉碑、魏碑等,著名的《礼器碑》《乙瑛碑》《孔彪碑》《孔宙碑》等都在此地,这些碑石内容都不同程度的保留了“儒家思想”中重礼法、重实用的理想精神,而碑文的书法风格也是以中正、规范为主,为传播儒家文化以及儒家的审美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鲁西北、中南地区的书法名家文化

鲁西北地区以德州为代表。平原地区无摩崖条件。主要有元代的党怀英和明代的邢侗为书法名家。邢侗德州临邑人,“晚明四大书家”之一,潜心二王,精于临摹,深得二王笔意。他的书风异于时人所推崇的“台阁体”,以劲健取胜,为清代重归刚劲的书风起到了先导作用。他的《来禽馆帖》集刻了历代多种著名法帖,为后世学书者提供了良好的范本。目前,邢侗的家乡专门设立了“邢侗纪念馆”。

鲁中南分区的书法资源以临沂为代表。临沂古称“琅琊”,以平原风貌为主,在书法史上贡献了王羲之和颜真卿两个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法界泰斗。“书圣”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是“琅琊王氏”集大成者。盛唐时期,出现了继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法大家颜真卿,出身于当世的名门士族“琅琊颜氏”,祖上有颜回、颜之推、颜师古等诸多饱学之士。“琅琊颜氏”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其曾祖父颜勤礼擅长篆籀,祖父昭甫精篆籀、草隶,父亲惟贞、兄允南都善草隶。母亲殷氏一族也善书,有殷令名、殷仲容等书法名家。1 颜真卿受家学影响,不求巧媚但求古拙,在书风上也有篆籀之气。其楷书宽博端庄、沉稳厚重、气势磅礴,尽显盛唐气象。除此之外,他的行草书也造诣非凡,《祭侄文稿》更是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二位书法家故居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三、山东省书法文化旅游路线的研学构思

山东省是旅游大省,“好客山东”已成为旅游品牌,在此品牌下深挖省内书法文化遗产资源,让旅游成为非遗文化活性传承的途径和链条。目前,以文化带动区域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各省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并形成比较成熟的四类书法文化旅游开发路径包括:书法碑林、书法山、书法公园和书法博物馆。按照“文字演变”、“儒释道思想下的书法交锋”和“石刻类书迹统观”三个不同的主题将山东省内主要书法古迹设计出三条旅游线路,于线路中对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古迹进行详细系统解说和介绍,既有学术的支撑,又有娱乐性,符合文化研学旅游的“玩中学”特征,通过旅游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熏陶陶养国民素养。

(一) 从刻画符号到审美艺术的演变

第一条路线(表1)主要选择五个景点,既是从先秦到清代的书法发展史的代表性作品,又是省内重要的文化地,既有文化旅游的书法文化内涵,又可以衍生其他文化内容。根据表1的时代区域设计,可以进一步细化相关的风土人情、美食体验,尤其注重帮助旅游者形成对于经典书法作品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清晰认知。从先秦到清代,从刻画符号到审美艺术的演变既是纵向的历史视角也是文字发展的视角,此旅游路线以时间轴为宏观背景,带观者逐一了解汉字的发展过程以及书法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转变历程,展现书法从他率走向自律审美进程。其目的是强化游客对书体演变的理解力以及对书法作品中精品的把握意识,提高大众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品味。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提出过当下中国文盲变少,美盲不少的现实问题,木心先生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2有学术视域地观赏艺术精品是一个快速提升审美品位的好办法。

书法文化旅游路线(一)

景点

年代

所属市区

第一站

大汶口文化遗址

先秦

泰安

第二站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汉代

临沂

第三站

云峰山(刻石群)

南北朝

烟台(莱州)、青岛(平度)

第四站

灵岩寺(碑刻群)

唐宋

济南(长清区)

第五站

大明湖

元明清

济南(历下区)


(二)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书法争锋

第二条路线(表2)聚焦于古代的思想文明和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书法文化旅行。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史上,儒释道文化在不同时期或者各领风骚,或者相互融合,形成了相呼应的书法艺术形式。此路线书法古迹以碑刻和摩崖为代表,鲜明地反映了不同时代、文化的内涵异同。以岱庙、孔庙碑林、邹城、泰山、云峰等摩崖为代表。这条旅游路线也有名山景观和古建筑等景观,都是儒释道文化的结晶。

                   表书法文化旅游路线(二)

景点

思想派别

所属市区

第一站

岱庙碑林

儒家思想

泰安市

第二站

孔庙碑林及汉魏碑刻陈列馆

儒家思想

济宁市曲阜市

第三站

邹城四山摩崖

佛家思想

济宁市邹城

第四站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佛家思想

泰安市

第五站

云峰山刻石

道家思想

烟台莱州市


三)不同石刻类书法作品的文化碰撞

第三条路线(表3)以三种不同类型书法遗迹形制上的对比为突破口,从碑刻文化角度展开探索,这些碑刻摩崖往往与建筑古迹和名山等景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书法景观,所谓书法景观(calligraphiclandscape)是由成批书法作品在特定地理空间内集体展现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3书法景观是一种地理复合体,不仅反映人类活动的物质文化特征,也反映其非物质文化特征,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特殊的艺术活动形态。4古代的碑刻、摩崖、刻石等书法古迹是书法文化与山水风景的有机结合,这种书法景观不仅具有书体的审美特征,如摩崖的斑驳磨泐、汉隶的拙朴严谨,还具有个性地理环境中的地域性审美特色,以之为旅游景点,可以使游人在自然景观和历史名迹畅游中获得书法审美文化积淀。

书法文化旅游路线(三)

站点

景点

类型

所属市区

第一站

灵岩寺

碑刻

济南市长清区

第二站

岱庙

碑刻

泰安市

第三站

泰山

摩崖

泰安市

第四站

水牛山摩崖石刻

摩崖

济宁市汶上县

第五站

邹城博物馆(《莱子侯刻石》)

刻石

济宁市邹城

第六站

云峰山刻石

刻石

烟台莱州

总的说来,山东书法文化旅游以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路线,将山东书法古迹与书法文化、区域文化结合,注重娱乐和文化的统一,整理相关的导游手册,设计相关的文创产品,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将儒释道文化与书法结合、将礼仪教育与书法教育结合,将旅游与书写实践结合,让旅游者在游玩中受到文化的陶养,通过书法生活化转化让旅游者在体验中内化传承书法文化。

(本文为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镛.中国书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6.

[2]王祎.何以文盲不多,美盲很多?[N]中国美术报,2016-09-05(10).

[3]张捷. 基于人地关系的书法地理学研究[J].人文地理,2003(5):1-6.

[4]吴慧平,司徒尚记.书法景观的文化地理学浅释[J].地理科学,2002(6):757-762.

本文转引自《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


本文作者简介:

郝春燕,女,(1977年——),湖北襄阳人,博士,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出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文艺美学、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等方面的研究。系山东省美育专家库专家,山东省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理事。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普及与应用重点项目“山东书法修学旅游攻略”(20130710)。


非遗活性传承视角下的山东书法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编辑推荐
·以自然为诗章,重述自然:“第三
·第二届威尼斯国际青少年美术大赛
·文艺复兴至当代50幅艺术大师自画
·2023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落下帷幕
·艺术之力一一共塑中国美丽形象
·第十四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
·马蒂斯、毕加索、霍克尼众星云集
·“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
·百年无极——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巡回展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中国蓉城·首届全国青年美术家提
中国蓉城·2011全国青年美术家提
已故著名艺术家陈箴回顾展在法国
2010(第十四届)上海艺术博览会
《中国美术作品年鉴?2001-2010》
写实油画家安静首次个展在盛世天
时代美术馆举办时代杯论坛第一回
2012年东京艺术博览会昨日开幕
2010年伦敦设计节精彩作品亮相
龙乡墨韵·第二届全国教师书法作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