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资讯行业动态

项目协商:关于“后艺术”的讨论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2-01-16

展览海报

项目协商:关于“后艺术”的讨论

Project Negotiation: A Discussion on "Post-Art"

艺术家 Artists:

李波 Li Bo

刘冠南 Liu Guannan

刘耀华 Liu Yaohua

石玩玩 Shi Wanwan

耶苏 Ye Su

策展人 Curator:

高远 Gao Yuan

开幕时间 Opening Time:

2022.01.16, 15:00

展览时间 Exhibition Dates:

2022.01.16 - 2022.02.23

“项目”是一种朝向未来的规划,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项目”没有通过审批而被抛弃,仿佛卡尔·波普尔所论的“乌托邦工程”一样,永远不可能实现。那种国家意志和历史主义者想象中的愿景正像诸多“艺术项目”一样,最终的结果是:项目取代了作品,方案取代了真实。

展览针对当今艺术家与作品关系的变化,讨论艺术家作为“项目发起人”,而非作品的制作者;而项目的参与者,可以是包括艺术家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的公众。在这些“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充满不可控性;不预设结果,不规定具体方法,消解艺术家作为创作者的独占权力。艺术家不再行驶作品的主动权,把“制作”作品的权力下放给诸位参与者,采取社会调查或者公众参与的形式,以“项目”和“方案”取代“作品”,实际上也强调了事件的过程而非结果——似乎正是当下中国一些艺术家工作的常态。这种制定项目的工作方式也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就如理论家格罗伊斯所言:“艺术不再是为了创造出艺术作品,而是为了记录项目生活(life-in-the-project)”。如此,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的陈旧话题不得不被重新提起,“艺术变成了生命政治(biopolitical),因为它自身已经通过艺术手段创造生活和记录生活”。批评家杰瑞·萨尔茨在《纽约杂志》上评论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时,用到了“后艺术”(Post Art)这个词,用来描述那些“甚至不把艺术与生活分开的作品......那些不是艺术品的东西,而是关于制造东西的动力,它们像艺术一样,把想象力嵌入材料中,把握住创造力是一种宇宙力量......一个化学家或将军可能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做‘后艺术’”。实际上,关于“后艺术”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从艾伦·卡普罗到库斯比特,都是在意识到了艺术和生活微妙的互换关系时提到了这个词。“后艺术”确实消解了艺术家的身份,使艺术家不再独自占有创造艺术作品的权力;但实际上,又赋予了艺术家更多的选择:首先就是其放弃创作作品的权力,其次是艺术家发起项目引导参与者的权力。

展览以5位项目发起人(艺术家:李波、刘冠南、刘耀华、石玩玩、耶苏)的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为展示对象,注重展陈方式和视觉逻辑的探讨,通过空间搭建和参与者的互动设置展陈模式,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现场。尝试将“项目”的征集和协商方式以视觉化呈现。对项目和计划本身的展示不仅仅是乏味的文献和档案,而是不同参与者社会和生活实践的汇总,这同时也是“后艺术”讨论的对象。5位“项目发起人”的项目仿佛生动可视的“项目协商”,既是与空间和策展人的协商,又是在互相协商,在有限的展陈空间内“协商”出无限的可能。

文/高远

李波

李波,四川简阳人,重庆工作研究所成员,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生活、工作于北京和重庆。

李波的艺术活动着重研究“生活、艺术、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出发,编织个体与集体话语关系的艺术行动,是他城市化进程中的心路历程和生存痕迹,也是个人价值与集体话语相互渗透的结果。

刘冠南

刘冠南,2014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美院雕塑系,现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在读。

刘冠南感兴趣于历史性的图像叙事生产,及其与身体的作用关系。他的工作起始于对广泛传播的叙事类知识的考察,并在考察中发现了图像叙事是如何介入社会规训活动,最终作用于我们的身体。近年来,他的工作聚焦于日常中社会关系的重新发现。

刘耀华

刘耀华,出生于山西霍州,经过五年小学、五年初中、五年高中、五年大学的学习,2008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先后从事过建筑师、艺术家助手、杂志编辑和艺术项目策划及统筹的工作。他的作品涵盖多种媒介,主要倾向于艺术在观念维度的延展和发掘。此外,他还于2018年创办“一件作品”公众号,并自主发起和策划了一些艺术项目。

石玩玩

石玩玩是一个特定场域创作的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艺术硕士学位。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得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工作生活于苏州。

耶苏

耶苏 (张帆) ,出生于中国浙江绍兴,作为艺术家和写作者居住生活在北京。他长期致力于基于梦境的小说《油瓶记》的写作,并将其中的故事情节作为重要的创作灵感来源。作品展出于OCAT西安馆、中间美术馆、泰康空间、歌德学院、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上海双年展等;评论写作则散见于专业媒体和艺术书籍。

高远

高远,艺术史学者、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传媒与艺术理论系。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艺术评论50余篇,译著2部。2010年起,在国内外独立艺术机构、美术馆等主持策划40余场学术展览。

高远的艺术史研究和策展工作主要致力于以跨媒介视角对欧洲艺术史、当代艺术展览展示的考察和关照。曾赴佛罗伦萨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Villa l Tatti,2014)及巴黎德国艺术史研究中心(DFK Paris,2017)及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KHl,2018)访问研究。

项目协商:关于“后艺术”的讨论

 
  编辑推荐
·以自然为诗章,重述自然:“第三
·第二届威尼斯国际青少年美术大赛
·文艺复兴至当代50幅艺术大师自画
·2023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落下帷幕
·艺术之力一一共塑中国美丽形象
·第十四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
·马蒂斯、毕加索、霍克尼众星云集
·“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
·百年无极——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巡回展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中国蓉城·首届全国青年美术家提
中国蓉城·2011全国青年美术家提
已故著名艺术家陈箴回顾展在法国
2010(第十四届)上海艺术博览会
《中国美术作品年鉴?2001-2010》
写实油画家安静首次个展在盛世天
时代美术馆举办时代杯论坛第一回
2012年东京艺术博览会昨日开幕
2010年伦敦设计节精彩作品亮相
龙乡墨韵·第二届全国教师书法作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