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教育教学研究

解读“创意摇篮”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2-10-18

一直以来,人们对少儿美术通常有两种看法:一是在大众心目中少儿美术是属于培养美感、增添艺术修养和填充业余时间的一门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而在专家眼里少儿美术则属于儿戏或纯少儿绘画的美术范畴。即便是对少儿的创意研究,他们比较多的是针对少儿天真的自然行为和偶然行为来讨论,不懈地从“美术”的方向去解读少儿的美术行为,更甚者以成年人的美学标准去衡量少儿美术作品的优劣。

  如果一个受过艺术专业培训的成年人认为儿童“美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这不一定是个真实的评价。如此认为的人往往为了彰显所谓艺术的“纯粹”,把儿童的“天真”当作一块招牌来遮挡自己的“不纯粹”。反过来,却把自己的“不纯粹”去覆盖儿童的天真和纯粹。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把儿童的“涂鸦”归类为“美术”范畴,由此的错误导向很容易把人们带进所谓“少儿美术”的领域,而“美术作品”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儿童“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基本上以“美术作品”所代替,而“美术作品”正好给了受过艺术专业培训的成年人一个借口,结果是儿童的原创性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而且“创造力”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然而,问题的严重性远在于这种游戏本身,还直接地扼杀了儿童处在萌芽状态的原创力。在此过程中,一些教员一方面努力用习惯性的、甚至于程式化的审美图式去左右或引导儿童描制符合成年人口味的所谓“大师作品”。

  当下在专业和业余的认知上,少儿美术基本上是属于以美感为框架的少儿美学行为,甚至一些从事儿童美术研究的专家也多集中在少儿的“美术表现”或“艺术美感”的层面进行研究。他们一直强调直觉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依靠直觉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开启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直觉发展。通过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认为儿童由无意识的显现发展可成为艺术表现的升华。其实这类讨论始终是环绕在美术的层面,尽管常常也谈到如何提升少儿的创造力,但始终没有深入到如何就少儿的创意思维训练作出具体的办法。尤其在少儿的涂鸦“动机”这个命题上缺乏应有的研究。因此,目前少儿美术教育的普遍现象有两种格局:要么依样画葫芦(属修养范畴)、要么自由发挥(属天才培养)。总而言之,少儿美术基本上离不开美育这个领域,始终跳不出所谓“艺术修养”和成年人“美学”标准的藩篱。

  事实上,美术教育的专家不一定都能为儿童的创意思维开出良方,要解决少儿的创意思维训练的关键,我们必须首先卸下“美术作品”这个框架。“美术”只是一种手段,它在素质培养的份额中“美术”只占很少的比例。如何通过运用美术的手段去改造创意的“基因”,正是“TCT”课程的研究课题。“基因”是决定生物一生成长的主要因素,同样,创造力的“基因”也直接影响青少年一生的发展。

  在当今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的语境中,杨之光美术中心另辟蹊径,整整花了10年的时间,建立起一门关于少儿创意思维训练的系统课程。该中心成立1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培养,自主研发了一套区别与传统美术教育模式、以创意思维培养为目的的《少儿TCT美术课程》系统,用校外教育的形式填补了当今应试教育体制中创意基础教育的空白。少儿美术教育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美育”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门关于“素质教育”的严肃课题。因此,创造力的培养成为了杨之光美术中心的研究核心。问题是,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帮助青少年的创造力获得有效提升?就此,“TCT”课程给出一个答案:就是建立以“课题”为教学手段、逐一解决青少年创意思维问题的创意系统工程。就目前国内的特点,我们意识到由于受本土文化语境的反照,包括应试教育的影响,青少年在创意思维方面的发展受到无辜的损害,主要问题体现在独立思考能力薄弱;习惯于统一标准答案;解决问题办法单一;受流行文化影响严重;把模仿的变异当作创意等等。根据以上问题,“TCT”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摘除在脑海里那些固有的生活标签,掌握对生活符号的解读办法,使他们明白创意思维的方法就在自己的身边和实现一种愿望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不言而喻,“TCT”教育已经不是美学范畴的问题,每一个课题都是围绕着一种思维模式进行科学的训练。课程包括运用高等美术学院的创意设计元素,结合各种思维训练方法,透过平面、影像、立体、记忆、思维导图等手段,逐渐提升学员的创意思维能力。此系统旨在培养青少年(3—17岁思维形成段)的创意素质,其结果是:他们将来可能成为充满创意的工程师、律师、CEO和艺术家等等。

  这次“创意摇篮——少儿TCT视觉体验与互动”大型主题展览,目的是为观众打造一个启发创意思维、观赏创意作品的相互交流平台。展览以观看创意美术作品与亲身互动体验完美结合的形式,让参观者置身于既有创意又绕有趣味的艺术体验空间。另外,展览特别注重少儿创意思维的原创性,透过“TCT”(创意思维训练)教育的独特研究,以创意无限的活泼形式向观众提出关于少儿素质教育的严肃话题,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认知创意思维、感受创新意识、体验创意互动的美好时光。事实上,在自主研发的TCT教育系统里面,针对少儿成长各个阶段的心里特征、习惯性思维方式及文化语境给他们的反射,杨之光美术中心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使TCT教育系统逐渐迈向成熟,我们更期待这个“创意摇篮”培育出千千万万个种子,绽放出其充满创意魅力的芬芳。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画史中的品第与写作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美术文献与美术教育
中国古代画史中的品第与写作
世界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趋势
德里达的幽灵们与解构的艺术实践
中外美术教育对接的样本
黄华三:因材施教是美术教学的关
解读“创意摇篮”
中国书画钤印的艺术性
薛永年:美术理论、强国战略与文
早期“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