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评论综合

大连十五中三十年版画纪程感想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09-0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素质都获得了长足的提升。一个人对于“美”的经验和知识,正越来越成为衡量其综合文化素质的标尺。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艺术从孩子抓起会影响人的一生。更现实一些来讲,艺术熏陶和教育是拓展创意思维的重要方法,而创意文化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的理论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真正的“美育”,是灵魂工程建设,是很难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因此,真正去做“固本培元”式“美育”工作的人们,无疑是值得尊敬的。
 

  翻阅这本由著名美术教育家、版画家徐世政主编的,厚达900多页,收录了一千多张版画作品的《我们的木刻纪程——大连十五中三十年版画创作》,我们无法不对他们的成绩、勇气和智慧产生敬意。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名声在外的“美术特色学校”,仅仅发端于一个只有十几位同学的“美术特色小组”,并因一位教师三十年的执着与努力,版画这一艺术形式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使得学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美术特色学校。


 

  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兴趣小组”并不是新鲜事,但不可讳言的是,在许多学校里,这些“兴趣小组”更多的被当作一种“花边”,一种课余的调节。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包括美术在内的一些艺、体课,无疑是被当作“副课”去对待的。而大连十五中的美术特色小组,为什么会如此专业,如此成功?通过这本厚厚的集子,我们知道,在优秀美术教师徐世政的指导、组织下,大连十五中的艺术学科不是锦上添花的学科,而是基础学科。他们探索出了一条真正能够激发孩子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徐世政对于美术小组学生的版画创作活动,采取普遍发动、全面辅导,重点培养的办法,强调学生画自己熟悉的事物、有意义的事物、感兴趣的事物,要求学生要面向生活,向现实学习。从1962年起,美术活动小组的学生们,没有满足于课堂内的涂涂画画,而是爬山过海,在大连这座城市的郊区、工厂、海岛和海港练习绘画。通过版画这种特别的形式,他们做出了令人惊异的成绩。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主任、教授安滨,正是从这个群体中走出来的艺术家。他认为,因为“最充分地展示了每一个青少年作者的艺术天赋和才情,为我们对当代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和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多层面思考和最具说服力的案例。”


 

  在三十年的时间里,美术组将一批批学生送走,又接纳了一批批新入学的成员,木刻创作活动从未间断。众多学生在美术小组内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有500多幅在各种报刊上发表。1984年12月,《版画世界》将十五中木刻送到日本展览,获得了日本各界观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在美国、日本等地的展览,受到了众多赞誉……在日本展出时,日本报纸的报道称:“大连十五中学的作品却具有多样化的个性,极其关心社会,富有生活气息的风景和群众以及集体等被众多的描绘着……我们有很多地方应该学习中国少年的版画。”中日友好活动家、日本众议院议员河上民雄看过展览会之后说:“这些小作者,一开始就面向现实生活,走着健康的美育道路……我很高兴地看到这些小艺术家从童年开始就热爱生活,他们在美术的有生之路上奔驰。”


 

  先进的中等美术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强调拓展人的审美兴趣,提高人的审美素养。艺术教学应该更多地促使学生理解艺术的成果与创造意义,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激情。徐世政教导学生的方法是:在上第一节版画创作课时,要讲述:要画什么?一是画你最熟悉的生活,二是画你感兴趣的生活,三是要画最有意义的生活,四是要画最美的生活。他认为,要使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就必须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打通他们的兴趣和发挥想象力的渠道。这无疑是一条可行的成功之路。


 

  而通过成功的教学和坚持,他们也获得了社会认可:《人民日报》等30余家报刊报道大连十五中学美术组的成就;徐世政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美术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专家”等称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特殊津贴获得者等诸多荣誉。在武警部队负责消防宣传工作,大连十五中1975届的毕业生李毅捷的《美术引领我前行》在文章中说:“我真的为自己是第十五中学的学生而骄傲……如果没有在十五中学这三年打下了良好基础,我这大半辈子可以说毫无精彩可言。”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学生这样发自肺腑话语,实际是比奖章、荣誉更好的褒奖。这也正是徐世政美术教育的成功之处和魅力所在。中国版画家协会原秘书长、常务副主席、《中国版画》原主编宋源文就深刻地指出这一点:“这点点滴滴的师生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15中教学不仅在业务方面,而且在教书育人方面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以上种种,是对中等美术教育中少有的荣誉,是对一个中学美术教师少有的荣誉。这样的美术教育者、美术培养方式,是充满希望和值得认真研究的。我以为,对于中等美术教育来说,不能只看培养了多少艺术家,把多少学生送到了名牌美术学院,而应更加注重影响了多少人。美育是心灵的高端境界。优秀的艺术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美化他们的思想情操,不能仅仅作为文件上的理论,而是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怀抱育人理想,对青少年一代美育的责任感,通过切实有效的具体教学行为去实施。这对提高全民的素质,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编辑推荐
·彭贵军:作为知识生产的学年展—
·周至禹:玛丽亚·阿布拉莫维奇的
·鲁虹:中国的抽象与半抽象艺术
·商业化“弗里达”:被量产的反资
·基弗的绘画:图像与语义的裂隙
·谁在挑战前卫叙事的陈腔滥调?毕
·光韵美学的重构——论傅小明《彼
·随心所欲不逾矩——彭贵军书法艺
·“黔中山水画派”何以可能? —
·松井冬子:日本美貌与智慧并存的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浅谈欧洲古典大型历史绘画的艺术
这是玛丽-艾伦玛克吗?
智军:离开摄影看影像
中国油画发展的第三次浪潮(1978
“君民之学”与“新旧之学”
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
解读拍卖行的黑名单
孙彦初:我们沉迷在这里
虚构,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灰色地带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