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艺术观察

费大为:作为开始的二十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当代艺术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08-26

 

背景

  20 世纪中国的艺术史有过两次重要的变革,都是将西方的艺术引进中国。第一次是在本世纪初将西方的写实主义引进中国,引起了维护中国传统绘画的人们的激烈反对。第二次变革是80 年代以后,将西方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引进中国,引起了已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强烈抵制。这两次变革都是用外来文化去冲击已经僵化了的传统,并以此寻找突破口。所不同的是,第二次冲击的对象已经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而是一种被中国化了的西方艺术模式。

  自20 世纪80 年代之后,中国的艺术界出现了3 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国传统绘画,西方写实绘画和当代艺术系统。这3 个系统在不同的时期产生,却在当今的中国艺术中同时并存,他们各自为政,既互相矛盾也互相渗透。但是在这3 个系统中,只有从80 年代开始的当代艺术系统代表了最近30 年艺术演变的主要动力,也最引起年轻艺术家和国际艺术界的关注。

  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在20 世纪初期进入中国,到60 年代进入到高峰时期。首先是因为在中国最初留学西方和日本的艺术家中,主张写实主义学院派的艺术家回国后在中国的多数美术学院中取得了绝对的权力。而主张现代艺术的艺术家被排挤在教学系统之外。其次,由于战乱和政治的动荡,写实主义绘画比传统绘画和抽象的现代绘画更能有效地动员民众,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而服务,这也是写实绘画比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更快地在民众中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1942 年5 月23 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艺术为政治服务、为广大民众服务的政策。这一主张,一方面为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写实主义艺术的功能划出了界限。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从苏联引进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大批的留学生到苏联去学习绘画,回国后在各个美术学院担任教学的重要职务,也有苏联和东欧的艺术家到中国来教学,从而培养出的大批苏俄画风的艺术家。从50 年代到60 年代中期,苏俄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思想在中国打下了深刻的基础,法国的学院派写实艺术从此被边缘化。1958 年,毛泽东为摆脱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而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口号,但并没有在创作实践上真正离开苏俄的艺术思想。1966 年所发生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这一进程。一种更加彻底的实用主义宣传艺术取代了苏俄写实主义。在此期间,艺术完全成了纯粹的口号插图,写实的技术也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这种充满暴力的宣传艺术直到70 年代中后期才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1976 年以后,由于毛泽东的逝世和“文革”的结束,一种新的开放局面才开始渐渐出现。

  80 年代“文革”之后中国艺术面临着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回到“文革”以前的状态去,让关闭了多年的美术学院复课,正常地招收和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恢复严格的写实主义技术训练,在创作上恢复“革命现__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思想。第二种选择则是离开艺术为政治服务的路线,走向更加有个性的现代主义艺术。这两种选择在70 年代末到开始便拉开了艰苦的拉锯战。

  星星画会

  1979 年前后,一批未被官方正式批准的展览自发地在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出现了。长期以来,隐藏在地下深处的现代主义艺术“种子”终于“死灰复燃”了。一些年轻人自己组织起来,发表宣言,举办展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北京的“星星画会”。王克平、马德升、黄锐、薄云、杨益平、毛栗子、曲磊磊等几十名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的外墙上挂出了他们的作品,第一次在观众面前展出了以表现真实个人感受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明显地离开了为“正确的政治观念”服务的立场,提出了对“文革”的反思和批评,而且在形式语言上也第一次尝试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等一些被认为是西方“颓废艺术”的语言。在得到几次暂时的展现之后,“星星画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就不再出现在中国的画坛上。80 年代初期,他们的大多数成员便已经移居海外。

  “星星画会”以及70 年代末的野生艺术现象虽然十分短暂,其艺术表现在整个艺术史上也许不那么具有原创性,但在当时不仅属于大胆的离经叛道的行为,而且深刻表达了艺术发展的指向性。星星画会的主要创办人之一王克平说:“柯勒惠支(Kathe Kollwitz)是我们的旗帜,毕加索是我们的先驱。”这句话明确地表达出即将出现的新艺术所追求的两个主要目标:社会批判和语言变革。在这些中国艺术家心中,柯勒惠支代表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参与社会变革的激情,而毕加索则代表了对传统语言形式的创新。这两个目标贯穿在整个80 年代的艺术变革中,是80 年代中国前卫艺术运动的灵魂。

  70 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在80 年代上半期却又经历了一段曲折。从1982 年开始的“反对资产阶级精神污染运动”,重新清理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不仅使星星画会等前卫艺术现象无法继续发展,而且使官方的现实主义革命艺术迅速得到了发扬。但是,对现代艺术的遏制仅仅表现在对创作和展览的控制上,却并没有阻挡外来信息的开放。大量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在这一时期继续被翻译成中文,无数西方艺术杂志被陈列在美术学院的图书馆供教师和学生阅读。新的哲学思想在年轻人中迅速传播开来,建立在唯物主义反映论哲学基础上的写实主义艺术思想开始受到动摇。

  “ '85 新潮运动”

  1984 年年底,中共中央宣布结束“反对资产阶级精神污染运动”,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立刻以巨大的规模展开了。此时正逢1984 年官方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这个展览引起了年轻艺术家普遍的不满,他们自发地举办讨论会,对官方艺术进行批评,进而开始组织展览,展示出越来越激烈的挑衅性作品,并波及到全国各个城市。他们发动全国性的串联,南北呼应,互通信息,办起各种报纸杂志,以传播新的思想。他们讨论宏大的文化问题,思考人类的命运和艺术的本质,在1985 年到1989 年短短的4 年里,上百个激进的团体宣告成立,上千名艺术家加入到这个运动中来,上百个展览在各地出现,一个比一个更激烈的艺术宣言和计划被发表出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85 新潮运动”(也称“ '85 美术运动”)。

  “ '85 新潮运动”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宣布了长期的封闭将不可逆转地走向终结,也宣布了西方古典写实绘画的观念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开始走向衰落。从此之后,新一代艺术家活跃在艺术舞台上,成为艺术界的主要话题。黄永

 
  编辑推荐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彻底清
·溪山有缘 情醉羌山——刘朴工作
·郁民华2015最新书法展之草书信札
·王顺舟:山水之间寄深情
·女王藏品中两件精美的当代陶瓷艺
·文章得其微 物象由我裁——试说
·【祥龙飞艺】生活,是艺术的本质
·影视文化与创意产业——评曾耀农
·画家未君谈写生的几个步骤
·王金昌书法:芙蓉出水展清姿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那些爱画脸的中国画匠们
大鳄凶猛:解析艺术品市场的“货
抄袭“思想”引发的艺术圈反目
从“造星运动”中看广东年轻艺术
日本人发烧印象派
700亿:2011年拍卖市场的新平台
开一间赚钱的画廊
模糊的图像:格哈德?里希特的照
安迪沃霍展览:一次“公益”性的
书法国展迷局:谁的盛宴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